梅雨期短,雨量少,持续的晴热高温天气,使浙江大地普遍“喊渴”。为缓解旱情,我省实施人工增雨的可能性正变得越来越大。7月17日,省气象局会同水利、民航、部队等相关部门做好了人工增雨的各项准备,一旦省政府下令,即可实施飞机人工增雨作业。
来自省气候中心的旱涝监测结果显示,目前我省已出现了全省性的旱情,其中达到重旱标准的面积已占全省总面积的17.5%,中旱、轻旱面积各占33.3%。旱情不容乐观。
省气象局负责人说,我省的旱情是今年特殊的气候造成的。今夏我省入梅迟、出梅早,浙北、浙中地区6月23日才入梅,6月30日就出梅,整个梅汛期仅有7天时间,比常年缩短了20天左右。这就造成雨量比往年少4至9成。加上出梅后至今,我省大部分地区持续出现了35摄氏度以上的晴热高温天气,到昨天为止,全省有14个气象站的最高气温突破了历史记录,云和、永康两地气温甚至达到了我省气象史上从未有过的42.1摄氏度。雨量少、气温高、土壤中水分蒸发快,使我省不少地方旱情明显,城市供水、农业用水日趋紧张。
据悉,我省自1986年以来曾进行过5次大规模的人工增雨作业,但1994年后就没开展过此项作业。按常规,我省将采用飞机播撒干冰、碘化银等催化剂的办法来实施人工增雨,作业时间初步定为7月20日至10月31日,预计飞行30架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