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为渭河水灾与三门峡水库有关 15名代表向陕西省人大提交议案
“我们认为,造成去年‘二华’(指渭南的华阴、华县)地区特大洪涝灾害
的主要原因是渭河潼关高程过高所致。要彻底解决渭河渭南段水患问题,就必须停止三门峡水库蓄水发电,尽快降低潼关高程。”3日,陕西省人大代表薛东江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包括他在内的15位省人大代表当日向陕西省人大提交了《关于停止三门峡水库蓄水发电、尽快降低陕西潼关高程、彻底消除渭河下游水灾隐患的议案》。
■渭河洪灾引发各界反思
去年8月24日以来,由于持续降雨,渭河渭南流域遭遇历史罕见特大洪灾,华阴、华县等沿渭5县(市、区)56万人受灾,12.9万人一时无家可归,直接经济损失23亿元,洪灾至今仍影响着当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
渭河洪灾发生后,社会各界对洪灾的根本原因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专家学者深入调查后得出结论:三门峡水库建成后取得了很大效益,但这是以牺牲库区和渭河流域人民的利益为代价的。渭河变成悬河,主要责任就是三门峡水库。2003年10月19日一篇《渭河成悬河祸起三门峡》的文章,率先报道了专家学者的这一结论,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并掀起了三门峡水库该不该建的大讨论。
■小流量高水位造大灾害
陕西省人大代表、华县县长薛东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造成渭河洪灾的原因固然与水土流失、泥沙淤积、南山支流设防标准不高、渭河防汛管理体制有关,但最主要的原因则是渭河潼关高程居高不下。
他认为,潼关高程居高不下,是造成渭河河床淤积抬升、南山支流倒灌的根本原因;而三门峡水库高水位运行则是造成潼关高程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
他举例说,1954年8月,渭河发生了特大洪灾,当时渭河华县段的流量为每秒7760立方米,水位为338米,而去年的洪水灾害,流量最大时不过每秒3750立方米,水位却达到342.76米。根据华县县志记载,渭河每隔三五年流量达到每秒4000立方米都是正常的,而去年的小流量却造成如此大的灾情,这说明高水位是造成灾害的根本原因。
■三条措施根治水灾隐患
薛东江等代表认为,只有降低潼关高程,才能防止淤积向上游发展,预防洪涝灾害特别是大灾再度发生。为此,他们提出了三条措施:立即停止三门峡库区蓄水发电,尽快实行空库敞泄,从根本上消除洪灾隐患;实施渭河及南山支流综合治理,不断提高防洪保安的能力;提高防护标准,理顺管理体制,建议将华阴渭河生产围堤改建为防护堤坝,把渭河渭南段现有50年一遇三级提升为二级标准,把南山支流20年一遇标准提高到50年一遇,建立黄河、渭河、洛河及南山支流集中统一的防洪管理机构,改变黄河管理委员会陕西河务局、三门峡库区管理局和地方在防汛问题上存在的条块分割、多头管理体制。
“再也不能堤垮修堤,坝垮修坝了,不停止三门峡水库蓄水发电,不降低渭河潼关高程,渭河洪涝灾害就不能从根本上得到治理。”采访结束时,薛东江代表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