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组成员到南泉村艾滋病防治所看望艾滋病患者。
工作组成员的生活用品都是自带的。
工作组成员就住在空出的教室里。
2月18日早上,河南省政府从38个省直部门抽调的76名官员,背负起自己的行囊,奔赴全省38个艾滋病疫情高发村。
在未来的一年时间里,他们要住在这些村庄的农舍里,做艾滋病患者的邻居,为他们的衣食住行和疾病治疗提供救助。同时,作为艾滋病高发村里“特殊的村民”,在这一年时间里,他们还肩负着督促有关部门为村庄建立完善的生活设施的重任。这么多的干部和艾滋病患者比邻而居、共同作息,通过这种方式帮扶艾滋病疫区,在河南省乃至全国历史上,都是第一次。
2月18日中午,经过3个多小时的颠簸,48名干部分乘三辆大客车,赶到了驻马店市。这批特殊的客人一下车,就受到了驻马店政府部门的热烈欢迎。为了增加驻村帮扶的人手,驻马店市从市直机关,又抽调出48名干部,作为“副手”,和省直单位的48名干部一起进村。
豫南某县南泉村:温暖工程将改变村民生活
拎着被褥进村
河南省红十字会副秘书长任义德,此次被分到位于豫南某县三里河乡的南泉村。2月18日傍晚,该县相关领导向他和另外三名驻村队员详细介绍了南泉村的防治情况,并决定县里再派两名干部,和他们一起进入南泉村驻扎。
2月19日一大早,拎着被褥、锅碗、洗脸盆儿,任义德和另外五名队员就启程了。
为了迎接新来的这几位特殊的村民,村委会已经做了一些准备。村里的中学刚刚搬到县城,空出的一排宽敞瓦房重新粉刷一新,乡政府出钱购置的六张黑漆木板床头一天就搬进了瓦房。这里就是队员们的“家”了。
“俺听说省里的干部来俺村当村民,帮助大家解决生活困难,高兴坏了。”老实淳厚的田振华搓着手,满脸都是笑容,他是南泉村的村委会主任,手里拎着个铁锤,正忙着往这间瓦房的窗子上钉窗纱。
任务是解决问题
把行李放好,任义德和五个同伴,约着田振华,跑到位于村南头儿的南泉村艾滋病防治所。
这是一排五间琉璃瓦房,五间房子分成观察室、配药房、治疗间,瓦房连着一个干净敞亮的院子,院子里张贴着很多艾滋病的预防知识宣传版画。县里、三里河乡的五名医生,和村里的两名村医一名护士一起,组成了八人的艾滋病防治小组,常年负责全村艾滋病患者的基本对症治疗,抗病毒药物、安全套的免费发放。
两个艾滋病患者正在观察室里输液,51岁的韩大妈看到突然来了这么多陌生人,感到很奇怪。
“我是省红十字会的,和咱市、县的同志一起,来咱村里要住上一阵子,主要是帮着把咱村的路给修好,学校、孤老院给建好,也了解了解大家的困难,看有啥急需要解决的问题,帮着往上级反映,帮着解决。”任义德走到韩大妈的床前,来了个详细的自我介绍。
满足患者的需要
听说省里专门派来了干部,来帮助村里人解决生活里遇到的困难,很多村民便守在村艾滋病防治所的门口,想说说自己大大小小的难处。
40岁的陈嫂夫妻俩10年前都参加过卖血,两年前先后被确诊为艾滋病患者,从去年开始,她和丈夫开始服用由政府免费发放的抗病毒药物。
“俺想问个问题,俺吃这个药以后,有些副反应,前一段时间,做了免疫细胞数量的检查,要是免疫细胞数量够多了,是不是就不用吃这个药了?”一句话问住了任义德。周围几个患者也问了不少关于抗病毒药的问题,任义德想了想,说:“大嫂,你看这样行不行,我给你们联系一个省卫生防疫站的专家,肯定是咱省最好的艾滋病防治专家,让他来给你们讲讲这个药的知识,要是大家有啥疑问,也可以问他,你们看……”“好,好,太好了。”陈嫂微笑起来。
用行动传达信息
按照省政府的有关规定,驻艾滋病高发村的干部,每天都要写工作日志,还要对每一个走访的艾滋病患者写下详细的访谈录。省政府确定的“五个一”工程,2004年5月底之前,必须全部完成。
南泉村通往县城的路正等着铺柏油,小学扩建已经开始,孤老院马上就要动工,村里原来就有深水井了,接下来要把自来水接进每户村民的家里,村卫生所马上就要改造。在刚刚来临的春天里,这些温暖工程陆续启动,三个月后,将全部投入使用,并从细节上改变南泉村人的生活。
第一天到村,面对热情善良的村民,面对每一张刻着风霜却亲切无比的笑脸,任义德很感动。他说:“我们几个人到村里面住一年,所能做的事是有限的,但是我更希望我们的行动,能够向社会、向患者、向更多人传达一种信息,就是社会、政府关心关注艾滋病防治、关心艾滋病患者的信息。”
上蔡县文楼村:
看到的
和想象的不一样
要给村民办实事
文楼村隶属于上蔡县芦岗乡,该村的艾滋病患者基本都是在1995年以前卖血时交叉感染的。
昨天上午,记者随工作组奔赴距上蔡县城只有3公里的文楼村。9时15分,工作组乘坐的车子刚到村口,记者就听到了喧闹的锣鼓声,从村口到村委会近百米的道路两边挤满了欢迎工作组的父老乡亲。
9时20分,工作组来到他们以后一年内办公、生活的村委会。驻上蔡县工作队总队长、省卫生厅疾病控制中心调研员陈瑞军马上主持召开了帮扶工作组和文楼村干部的座谈会,了解情况。
“以后我们都是村民啦,大家有什么话尽管讲,我们将尽力帮助大家。艾滋病并不可怕,大家要面对现实,要树立起生活的信心!”陈瑞军的开场白一下子拉近了大家的距离。
据文楼村党支部书记刘月梅介绍,随着救治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和规范,现在村里的艾滋病患者的病情已经趋于稳定。
座谈会没进行几分钟,关切的群众便挤满了村委会所在的院子。艾滋病患者吴秀丽动情地说:听说工作组要来的消息,我几天都没睡好觉。希望工作组能帮助我们改变村里的面貌!
文楼村目前人均耕地只有1亩多,人均年收入还不到700元。村委会主任程四国的话道出了村民的心声:我们希望帮扶工作组给大家做出实事来,解决些实际问题!
陈瑞军现场表态:我们一定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指示精神,尽最大努力做好工作。一要大搞爱国卫生运动,通过治脏、治懒,使大家致富;二要搞好“五个一”工程,把党的关怀送到艾滋病患者家中。通过努力,把文楼村建成世界上最好的防治艾滋病示范区!
恐惧已经不存在
简短的座谈会结束后,工作组中的省市县乡四级7名干部先后来到村卫生所、小学察看。
村卫生所是两进院子,有10余间平房,诊疗设施齐全。几名艾滋病患者正在排队等候治疗。一名医务人员介绍说:我们对艾滋病患者的抗病毒治疗全部免费,还大力向他们宣传艾滋病的防治知识,现在艾滋病的传染已被有效控制。
村委会秘书刘志发说:经过宣传,我们都知道了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早就不害怕了。我整天和他们打交道,造花名册,给他们发补助,不也没事?自称已经“死”过两次的患者孟结实对记者说,现在已经不向他们收取任何治疗费用,除对他们实行免费治疗外,还定期发放生活补助。
当然,能有今天的局面,有关方面已经做了大量工作。从去年4月起就一直在文楼村入驻进行帮扶工作的上蔡县卫生局副局长王大焕说,由于艾滋病病情特殊,以前对有关知识了解不够,患者往往产生绝望情绪,并由此而产生了不相信帮扶人员的心理,甚至连免费提供的控制病情的药品都不接受。针对这种情况,他们挨家挨户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她认为: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做出实事让他们看。艾滋病患者绝大部分都是通情达理的。在真情感召下,艾滋病患者体会到了没有歧视的、真正的关爱,与医疗工作队员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在村卫生所的旁边是去年才落成的村小学。小学是一座三层的白色楼房,共有11个教室,承载着文楼村希望的数百名少年儿童正在这里健康成长。该校校长说,学校非常重视艾滋病的防治宣传,经常给同学们讲艾滋病的防治知识。
看到整齐规范的卫生所、小学和通情达理的群众,陈瑞军笑着对采访的十几名记者说:这和你们想象的大不一样吧?!说实话,也出乎我的意料啊。
做村民不做“钦差”
11时30分,记者来到了文楼村村委会,留守的工作组成员、省防疫站老干部科副科长祝云侠正在做午饭。
他对记者说,除他正在“收拾”的这棵大白菜外工作组所有的生活用品都是自己带来的,不麻烦当地群众和政府。“今天中午我要用这棵白菜做俩菜,一个是醋熘白菜帮,一个是粉条炖白菜叶。主食是大米饭。”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计划,帮扶工作组要在这里住上一年。驻马店市委书记宋璇涛在和省帮扶工作组座谈时说:这是一场特殊的战斗。作为驻村代表的陈瑞军表态说:我们要做真正的村民,不做“钦差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