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底,西门子公司向中国出口一个钚燃料工厂的计划一直是德国国内党派争议以及传媒关注的焦点。《柏林日报》上周的一则报道重新掀起了该话题。此间不少舆论认为,批准这项出口的决定最终会获得通过。
德报称出口已有定论
《柏林日报》2月12日一则报道认为,德国向中国出口钚工厂的事大局已定,并将很快公布最后决定。报道引用政府圈人士的话说,德国政府即将与中方以及国际原子能机构各签订一份协议,协议的主要内容是保证出口到中国的钚燃料厂不会被用作军事目的。
该报道说,中国方面已经发出信号,表示将接受与德方的协议。据德国新闻社日前报道,中国国家核工业集团公司曾在回答该社记者提问时表明,哈瑙钚燃料厂的设备并不适合军事用途,这套核电设备“无论如何也不能作为军用”,中国购买该设施只是实现“德国当初建设这家核电站的初衷”。
同时,围绕如何对该设施进行定期检查以防止其被用于军事目的的问题,联邦经济部的专家正在维也纳同国际原子能机构有关部门商讨有关细节。《柏林日报》援引政府官员的话说,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签定最后协议“不会等待太久”。
分析人士认为,这两项协议的签定意味着该工厂出口中国的计划在法律以及政治层面上都获得了通过。这也表明这项在德国争议很大的出口计划将获得最后批准。
《柏林日报》报道说,目前悬而未决的问题是,谁来负责国际原子能机构在中国定期检查的费用。一般来说,国际原子能机构专家在无核国家进行核查工作是免费的。但中国是正式宣布的有核国家,所以不在此列。而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去年底表示,对中国使用这个钚工厂的情况进行调查与否要视该机构的人员和资金情况而定。
德外交部否认“已有定论”
但就在《柏林日报》报道的第二天,德国外交部立即对这篇报道作出反应。外交部一位发言人说,这个决定“并不是(像《柏林日报》说的那样)马上就会作出。审核仍在继续。”
本报记者16日联系到德国外交部新闻办公室,发言人贝尔迪辛斯基女士告诉记者,外交部、经济部、联邦出口检查局以及联邦情报局等机构仍在就出口的有关问题进行审核,如何阻止该燃料厂被用于军事用途是“最核心”的审查点,但最后决定“不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做出来”。记者问“很短的时间”是指多长、“通过出口的可能性有多大”,她拒绝给出正面回答。贝尔迪辛斯基女士说:“(审核的)彻底性比速度更重要。”记者明显感觉到,她在表态时措辞特别小心。
目前,负责该项出口核查的经济部、联邦出口检查局以及联邦情报局都已经放出信号,暗示将批准这项出口,只有外交部的态度仍旧是“云遮雾罩”。
绿党依旧不依不挠
绿党及其支持者们认为,向中国出口与核能有关的设施违反该党消灭核能的宗旨。另外,以“和平”作为宗旨之一的绿党尤其在乎该工厂是否会被中国用在军事上。
绿党主席比蒂科费尔要求继续对出口计划进行“仔细”审查,必须要能“毫无疑问”地排除该工厂被用于军事目的的任何可能性。
《柏林日报》报道说,身处绿党的外长菲舍尔仍然在寻求阻止这项交易的可能性。他请法律专家做进一步的研究,看是否能找到阻止这项出口的法律依据。他说,如果这种依据找不到,那就要在出口协议上附加“苛刻的条件”--比方说,要求出口该工厂的西门子公司或者中方答应支付国际原子能机构专家在中国检查的费用。
舆论多认为出口将获批准
分析人士认为,德国外交部目前仍对出口核能设施一事遮遮掩掩,很大程度上是考虑到本月底在汉堡举行的州议会选举。他们认为,身在绿党的外长菲舍尔不可能在汉堡选举之前宣布这项出口决定,因为那样会在反对该出口项目的绿党支持者中引起反感,从而使绿党丢失选票。绿党主席比蒂科费尔称,鉴于还有一些问题比如谁承担核查费用的问题悬而未决,德国政府不会匆忙做出最后决定。
舆论普遍估计,最终决定会在二月后做出。社民党议会党团副主席艾尔勒尔则估计,有关出口的决定将于三月底做出。
虽然绿党在出口的问题上态度依然强硬,但此间舆论仍倾向于认为,这项出口终会获得通过。媒体引述联邦政府内部人士的话说,在总理施罗德和其他有关各部门都同意出口以及找不到阻止出口的法律漏洞的情况下,绿党外长菲舍尔最终不会阻止这一生意。其实,早在两年前,德国外交部就表态不反对将该核设施卖到国外。当时德国跟俄罗斯谈过这个生意。如果不是因为价格问题没有谈拢,这一设施可能已经在俄罗斯了。
除了《柏林日报》之外,还有其他一些媒体在此前的一些报道中都对这项出口持乐观态度。《世界报》两个星期前的一则报道称,总理府和经济部正在尽可能地把阻碍出口的障碍降到最低,并声明“可以排除中国直接或者间接将此设施用于军事用途的可能性”。“德国之声”电台称,经济大于政治,绿党终会为该出口项目开绿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