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必须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各行各业都要杜绝浪费,降低消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报告中的这一表述得到了代表委员们的普遍赞同。大家在审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围绕能源危机、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等问题各抒己见,数十位代表委员提交了相关的议案、提案。
能源问题成为今年两会的一大热点,不仅是因为近期一些地方出现电、油、煤“三荒”,从长远看,一个更为严峻的问题摆在了加快发展中的中国面前:未来,谁来供应中国的能源?
能源会不会扼住经济发展的咽喉?
几代中国人,从小学开始就接受祖国“地大物博、矿产丰富”的教育。在中学教科书里,我国储量居世界前三位的矿产达几十种之多。然而,全国人大代表曾玉康说,我们的资源拥有量不容乐观。
我国人均能源可采储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00年人均石油开采储量、人均天然气可采储量、人均煤炭可采储量分别为世界平均值的11.1%、4.3%和55.4%。
他说,按照目前掌握的情况,大庆、辽河、胜利等东部主要油田均已进入中晚期,而理想中的西部新区接替东部油田的战略目标尚未实现,新增可采储量不足。2020年以后,国内石油产量将逐渐下降。煤炭资源虽然比较丰富,但探明程度较低。
与此同时,我国能源消费量巨大,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全国政协委员陈清泰认为,我国已迈入重化工业时期。这个阶段的特点之一,就是对能源和资源的需求大增,快速发展的机械、汽车、钢铁都是单位增加值能耗很高的行业。
他说,目前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逐步改变,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转移,而城镇人口年均消耗能源是农村的3.5倍。随着国民收入增加,居民消费进入新的结构升级阶段,住房面积增大、家电和轿车拥有水平提高,使人均能源消耗增长。在全球新一轮产业布局中,我国正成为一个规模庞大的世界加工制造基地,一些高耗能制造业正向我国转移。
高能耗发展将导致灾难
安启元委员指出,我国是世界上对能源依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目前我国终端能源用户用在能源消费的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3%,而美国仅为7%。从能源利用效率来看,我国8个主要高耗能行业的单位产品能耗平均比世界先进水平高47%,而这8个行业的能源消费占工业部门能源消费总量的73%。按此推算,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的工业部门每年多烧掉了约2.3亿吨标准煤。
石万鹏委员说:“去年全国煤产量16亿吨,有搞煤炭的同志告诉我,到2010年,我们的产煤量要翻番,达到30亿吨至32亿吨才够用。我听了吓了一跳!根据煤炭行业发展情况预计,这个目标几乎不可能达到。即使能够达到,也不是个成绩,而将是一场灾难,污染将何等严重!”
安启元委员认为,我国能源环境问题的核心,是大量直接燃煤造成的城市大气污染和农民过度消耗生物质能引起的生态破坏,还有车辆尾气和煤炭开采运输造成的严重污染。
“还有石油,按照现在的能耗增长推算,将来全世界的油都给中国也不够使。”石万鹏委员忧虑地说。
安启元委员说,从1993年起,我国已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去年石油净进口量为7000多万吨,随着石油供需缺口逐年加大,不断增加石油进口将是大势所趋。但大量从国外进口石油,有可能引起国际石油市场的振荡和油价攀升,油源和运输通道也都是问题。他认为,未来20年我国将长期面临比较严重的能源问题。
立即实行最严格的资源保护制度
代表委员们对能源问题的解决,大体上有两类建议:一是“节流”,二是“开源”。
安启元委员认为,应保持煤炭供应适度从紧的状态。在煤炭市场供应偏紧的情况下,可鼓励现有煤矿适当扩大产量,但要提升煤炭生产的机械化水平和安全生产水平,提高煤炭工业的产业化程度。
曾玉康代表认为,要实行最严格的矿产资源保护制度,强化对能源矿产开发总量的控制,加强对战略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调控。特别是要认真执行矿产资源规划,加大管理力度,防止大矿小开和布局不合理的问题。对优势矿产和战略性矿产资源实行保护性开采。
王禹民委员建议大力探索推进循环经济的方法,建立“绿色经济”考核体系,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全社会倡导保护与合理利用能源,使人们从生产到生活的各个环节,都能坚持科学合理、节约使用能源。
多位代表委员提出,要注重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一方面要与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紧密结合,加大政府在能源领域的研发投入,以关键技术为重点,动员产学研各方力量组织攻关,加快能源工业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另一方面,要运用财政、税收、信贷、法律等多种手段,促进能源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并对采取先进技术的企业给予一定鼓励。要提高进入能源生产领域的技术门槛,使能源工业发展建立在较高的技术水平之上。
石万鹏委员认为,为了积极推进资源利用方式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有必要把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这一目标,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去。
能源建设要有新思路、新举措
代表委员们在发言时纷纷提出,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应成为能源建设的重要内容。
黄鸣代表建议大力推广使用太阳能产品,我国在这方面技术已比较成熟,产业化规模和应用总量均居国际首位。使用太阳能对节约常规能源、减少环境污染、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重要意义。
王禹民委员建议发展核能,因为核电是当前除水电外唯一技术成熟又可大规模提供电力的清洁能源。他说,我国的核电发展必须走市场化之路,同时要合理规划,避免一哄而上。发展核电产业要特别注意安全,要培养出一支高水平的建设和运营管理队伍。同时,要兼顾核燃料的供需平衡,确保能源安全。
“开源”既要着眼于国内,又要着眼于国外,多方寻找和开辟新的后备矿产地。
王永春代表认为,目前我国有的地区地质勘查工作程度低,存在地质工作空白区,全国矿产勘查开发的平均深度不到400米,低于许多国际矿业公司实际达到的平均深度。
顾心怿委员说,从地质调查评价、普查、详查,到勘探提交可供开发的储量,是一个较长的艰苦的探索过程。从普查到建矿一般都要8年至10年时间,平均成功率只有3%至5%。就是说,地质找矿必须超前先行。
在市场层面上,全球重要的矿产资源正在出现由少数大的跨国矿业集团占据瓜分的态势,而我国参与国外资源开发的力度还很不够。例如石油,我国如何进一步参与国际资源开发,以减少未来石油短缺的压力,是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
“除石油外,我国多数矿山企业势单力薄,不具备海外经营的实力和经验,矿业‘走出去’总体滞后。这些问题都亟需解决。”卜漱和委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