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全国“两会”召开的同时,北京高校的13万名即将走出校门的应届毕业生,这几天正忙着四下求职,想为自己找个“好婆家”。然而就业市场供大于求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改变,大学生就业难让许多人怀着神焦气躁的心情走进这个春天。
今年全国将有高校毕业生280万人,比去年净增68万人,增幅达32%。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怎么办?民盟中央副主席、中科院院士卢强委员认为,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上,现在有三大矛盾亟待解决:一是有岗无人和有人无岗现象并存;二是无业可就和有业不就现象并存;三是高级蓝领奇缺和高职毕业生就业率最低现象并存。
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一怪现状的呢?卢强认为:“大量岗位缺人干,众多毕业生没事干,直接反映出我国当前高等教育体制对高教大众化带来就业大众化趋势的严重不适应。”
为改变这一现状,卢强委员提出四条建议:一要切实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服务环境,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比如立法反对性别歧视,保护女性的就业权利,规定女性从业人员的最低比例;建立和完善规范、高效的中介机构,推进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规范化建设,建立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网络体系。二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毕业生就业主体“西移”、“下移”,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三要进行高职院校改制试点,加快高校管理体制改革。选择部分高职院校作为改制试点,将一些政府出资、主办的高职院校变为有多个投资主体、投资者参与决策、专家管理、对市场有更强适应能力的学校。四要以就业为导向,加快高校的教育与教学改革,如针对不同类别的高校制定不同评价标准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