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清华是中国百姓心目中最优秀的高等学府,但是,正在此间召开的两会上,教育专家却提出,中国既没必要,也完全不应该让所有的高校都变成上述两所学校,不要号召都攀那样的高峰。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说,中国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步入大众教育阶段,高校要改变目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单一发展模式,不要全部走普通高校综合
性大学研究型大学的路子。
普通院校升格热眼睛一眨鸡变鸭
当前高等院校为追赶北大、清华而出现的“升格热”“攀比博士士点”等现象,被批评为是一种不健康的教育发展观。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说,中国的高等教育不宜再“炒作”扩大规模的热点,而要转移到调整内在结构和提高质量上。
据悉,根据国际标准,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就意味着从精英教育进入到大众教育,中国早在2002年就已实现这个目标。目前,高等院校毛入学率为17%,在校生人数达1800万人。2004年,全国计划招生400万人,其中研究生33万人。
近年来,很多地方高校纷纷挂牌升格,大专改本科,学院改大学,理工大学争开人文专业,而综合性大学的目标则都是“研究型”。纪宝成说,有些地方,“眼睛一眨,老母鸡变成鸭”,中专的招牌一下子变成了本科院校。
研究生点"大跃进"宽进宽出黑洞多
随之而来的是博士、硕士点激增。即便是同一类型大学,学科趋同的现象也日益加剧,几乎所有的学校都设立了金融、法学、计算机等专业。“大跃进”式的攀比和竞争造成了很多不良后果。
许智宏说,最令人忧虑的是师资严重不足。按照国际标准,研究型大学师生人数比例应该在1∶14以下,而目前有些学校则达到1∶18甚至1∶30。“教学的浮躁之风甚炽。”
纪宝成说,单纯追求规模的后果导致了粗放型教学。他说,美国评价一所高校教学质量高低,一个重要指标是50人以上的课堂有多少,20人以下的课堂有多少,小课堂越多,教学质量越高,培养过程越精细。而现在有些学校,却出现了数学课200人,计算机课300人的“壮观”景象。
据了解,中国目前的博士生人数已居全世界首位,但是其质量却不尽如人意。一位大学教师表示,有的博士生导师一个人带几十个博士,连论文都来不及看,可答辩照样顺利通过。纪宝成说:“美国高等教育是宽进严出,我们不能宽进宽出。”
为了争取博士、硕士点以及国家重点学科基地等“硬指标”,很多学校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拉关系,走门路,产生了大量腐败行为。
学士硕士多如沙 高级技工贵似金
更为让人挠头的,却是个人和国家如此巨大的投入,却并没有能让毕业生找到满意的工作。
人为造成的同专业、同层次人才的激烈竞争,一方面使普通大学生倍感就业难,另一方面却是企业高价难寻高级技术工人。一些老板发出“找一个高级技工比找一个工程师还难”的慨叹,近日,更是传出上海某企业70万元年薪聘请日本下岗高级技工的消息。
纪宝成分析职业学院不安其位,纷纷“升格”的内在动力说,首先是社会评价的影响。在中国,大部分老百姓都认为只有北大、清华这样的学校才是正规高校,望子成龙的父母拼命让自己的孩子考取此类大学,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缺乏认可。
另外,地方政府为高校升格努力“运动”的热情也很高。除了可以显示在教育方面的政绩,还有一个隐秘的原因,则是学校的级别提高了,可以更好地安排官员的位子;同时,学校也因教育财政拨款可因此有所增加而趋之若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