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韩晓玲、实习生田鑫馨、通讯员喻少柏报道:近8000年已如海绵的饱水木块含水量竟下降至15%,2000多年前的丝绸重新变得光鲜柔软。近日记者在省博物馆看到的这一幕,来自于国内外文物保护领域的一个新突破———我省首创的微生物保护法。
作为国家“十五”攻关项目,省博物馆“遗址大型饱水木构件原址保护技术研究” 课题组经过几年攻关,取得了“遗址中高含水木构件脱水定型的微生物方法”和“无强度丝绸的微生物加固方法”两项重大科研成果,于上个月向国家专利局申报并获准受理。
据课题组首席科学家、省博物馆研究员陈中行介绍,这种微生物保护法的原理是将生物菌渗透到木头、丝绸内部,修复文物本身受损纤维素,或生成纤维素填充本已疏松的文物内部,从而起到加固定型作用。
课题组采集了我省曾侯乙墓、浙江印山越王墓及萧山独木舟遗址、成都金沙汉桥遗址中的饱水木构件样品,采用微生物材料进行脱水加固处理后,各项收缩率接近零,色泽不变。江陵出土的战国丝绸用同样方法处理亦获成功,色泽不变,拉力强度由处理前的零增至52g/,可以折叠、卷曲、拿取而不会造成损伤。
饱水木构件、丝绸文物的保护一直是世界性难题。此前,国内外一般采用“化学法”或“物理法”进行保护,均存在难以克服的缺陷,如所用材料老化、文物色泽变异、收缩率较大、成本昂贵等,甚至造成文物毁坏。为此,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陈中行等人开始采用多种不同类型的微生物材料,进行大量复杂的科学实验,最终获得突破性进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