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第一个用于流域水资源保护的数字化监控工程——“黄河水资源保护监控中心”,正在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建设实施。
该监控中心总体设计、计算机网络详细设计、会商系统详细设计于2003年由黄委审查通过,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承担建设任务。这项总投资1800多万元的数字工程,是“数字黄河”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目标之一“水质不超标”的重要措施。它由现代化和数字化的数据采集与传输、数据分析与应用、水资源保护与水污染控制决策等多个子系统构成,其中包括数据中心、信息传输中心、信息分析处理中心、决策支持中心和信息反馈中心等,并由多种应用操作软件系统支持。
按照计划进度,一期工程“黄河水资源保护监控中心会商系统”将于今年4月底建成并投入试运行,同时对黄河水资源保护监督管理、水环境监测、决策支持等应用系统进行开发建设。目前,会商系统土建工程已基本完成,会商显示系统设计方案和数据库结构已经确定。
据黄河网·黄河报报道,建成运行后的黄河水资源保护监控中心,将大大提高黄河水资源保护的现代化水平,水质数据等信息的采集、传输与应用将更加及时、准确、可靠,可为各类水污染事件的应急调查处理和紧急措施决策提供强大支持,水功能区管理、入河排污口管理、取水许可水质管理等流域水资源保护政府管理职能将更加规范化和高效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