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国际战略学会和何东国际关系问题学会联合举办的“国际反恐形势与反恐合作”学术研讨会11日在北京召开。来自亚洲、欧洲、美洲和大洋洲16个国家的军事、政治和警界专家纷纷呼吁加强国际合作,打击日渐蔓延的恐怖主义。
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中国国际战略学会会长熊光楷认为,恐怖主义作为非传统安全中最突出和最现实的威胁,其危害性不断上升,已成为人类社会将长期面临的诸多全球性问题之一。他说,在应对恐怖主义这种全球性威胁时,任何国家都难以独善其身,必须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并以更加务实的态度探讨新的国际安全合作模式。
中国公安部副部长杨焕宁在演讲时说,中国已确立了“立足防范,主动出击,高效处置,加强国际合作”的反恐政策。他说,中国和世界各国在反恐问题上有着共同利益,已同一些国家在反恐情报、案件协查、递解犯罪嫌疑人等方面进行了有效合作。今后中国将继续与世界各国积极开展反恐合作。
应邀与会的日本前首相桥本龙太郎认为,恐怖分子正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跨国活动,为了对付此类国际恐怖活动,各国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合作。他提出了打击恐怖主义的3个基本方针:不给恐怖分子安居之所、不授恐怖分子以恐怖手段和通过各国加强安保措施克服反恐行动的脆弱性。
而“9·11”事件以来,恐怖主义的发展也出现了新的特点。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王逸舟认为,新型恐怖主义在地域分布上逐渐形成相互关联的三大集中地,分别是前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后形成的“含有分裂基因的破碎地带”;从北非、中东到西亚和中亚的所谓“伊斯兰弧形地带”以及南亚次大陆,甚至有朝东亚扩散的趋势。
王逸舟认为,恐怖主义的扩散与美国外交政策的失败密不可分,尤其在中东和伊拉克问题上,美国外交政策的失误加剧了恐怖主义的发展。
与会专家认为,“9·11”事件以来,国际反恐共识增多,反恐成果显著,但国际恐怖势力几经起伏,去年伊拉克战争后又进入了一个新时期,活动特点出现了明显变化,反弹力度、反恐难度和地域广度都在增加。核生化恐怖主义和网络恐怖主义的威胁正日益靠近,各国需要继续加强合作,防范和打击恐怖主义。(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