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导读
还有一个多月就要结束大学生活、告别菁菁校园了,对部分大四学生来说,这是最烦恼、最焦虑的一段日子。因为直到现在,他们的工作还没有着落。这半年来,他们为求职而忙碌着、奔波着,但一无所获。
就业难,到底难在哪里?大学生真的过剩了吗?顶着求职的巨大压力的毕业生,他们究竟缺乏的是什么?就业之路究竟有多宽?
个案调查
一个女大学生的坎坷
小叶是华东政法学院法律系本科应届毕业生。自去年10月以来,她就一直在为找工作奔忙,准备各种考试、投递简历、奔波于各类人才招聘会、参加面试……半年多来,她遭遇了一次次失败,饱尝了求职的种种艰辛。
小叶家在上海郊区,2000年她考进华政时,在村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当初选择华政,是因为父母希望她能进公检法系统,觉得那儿工作稳定、待遇较高,且受人尊敬。为此,她努力学习,每年都拿奖学金,还利用假日参加各类英语培训班,考出了中级口译证书。她想:揣着奖学金证书与口译证书,定能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
去年底,经过认真准备,她参加了公务员考试,可是其中一门差了2分。今年公务员的招收人数很少,录取比例大约是11:1。她曾经实习过的某区法院一个本科毕业生都不招。当不成公务员,小叶便将目光转向律师事务所和企业的法务部。她看到律师事务所招律师助理或公司法务部要人就投简历,招聘会也参加了不少,总共投出了近百份简历。可是除了学校公布的信息有回复之外,根据网上信息投出去的简历一份都没有得到回复。
一家单位面试小叶后发来了录取通知书,是一家大型超市的生鲜储备部。小叶犹豫了,学了4年法律,居然去管蔬菜,她不甘心。还有4家保险公司也通知她面试,其中一家外资保险公司的待遇是底薪500元加提成,但要求她先买一份保险!
小叶渐渐失去了信心,尽管她渴望有一份工作。妈妈没工作,每月退休金300多元;爸爸是临时工,每月也只有1000元左右,供她读书到现在已经非常不容易了,而且最近几年爸爸的身体越来越差。小叶本想大学毕业后让爸爸退休,尽己所能来养两位老人,可现在……
小叶所在的寝室共5个女生,一个考研,一个准备出国,一个考上了外地公务员,还有一个和她一样,在找工作。小叶说:其实我的要求很简单,我只想有一份与专业对口的工作,钱并不是最重要的。我的理想是将司法考试考出后,当一名律师。
症结分析之一 大学生真的过剩吗?
小叶的境遇令人喟叹。在应届大学毕业生中,有小叶这样的境遇的不在少数。据新华社报道,200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212万人,比2002年增加67万人。至今年2月底,82.1%已经就业,但尚有一部分还未能落实工作。而今年高校毕业生将达到280万人,比去年增加68万人,加上2003年尚未就业的,找工作难度更大。
上海今年高校毕业生达10万人,比去年增加了2万,加上大量从外地涌来上海找工作的大学生,使就业竞争更为激烈。闸北区劳动保障局的一项调查表明,在该区16至35岁的失业或无业人群中,大专以上学历的占20%。
大学生真的过剩了吗?全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理事长、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杨德广指出,从总量上来看,我国的大学生不是多了。现在我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17%,而美国为82%,加拿大高达102%,英国、法国、日本等均在50%以上。
大学生就业难,关键是大学生就业的市场化与高校专业设置、培养模式非市场化之间存在矛盾。学校盲目招生、盲目设置专业,学生毕业后普遍存在知识面较窄、能力较差、适应性较弱等问题。
举个例子。1992年以前,全国只有40多所高校开设金融专业,而到了1996年,开设这一专业的高校增加到400多所,但社会需求没有增加,反而因为金融体制改革而有所减少,导致了供求关系的严重失衡。
杨德广说,大学生就业的市场化与其就业观也有矛盾——大学生就业期望值过高。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大学生的口号是“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而现在大学生的目标是“到大城市去、到大机关去、到大公司去、到挣钱最多的地方去”。事实上,大学毕业生如果不了解就业市场的全面行情,眼睛只盯住市场一角而看不见广阔的市场,必然会到处碰壁。
症结分析之二 天然就是“候补精英”?
经过几年扩招,高等教育正从“精英化”转为“大众化”,然而,我们的大学生就业仍在追求“精英化”。整个社会以往的观念是,大学生毕业后就当国家干部,大学生是天然的候补白领。可如今,大学生已不再短缺。黄浦区职业介绍中心主任陈黎莲说,毕业生要把择业的眼光往下落一点,才符合实际,才能找到工作。
就拿小叶来说,就业屡屡碰壁的一个原因是一味追求专业对口。小叶不妨把眼光往下落一点,先就业后择业。去超市工作,管理蔬菜又何妨?还可以业余继续钻研法律,参加司法考试。另外,她家所在乡镇的政府部门也需要大学生,可去那里工作,丰富自己的社会经验。
但说句公道话,大学生就业难,原因也不全在于大学生本身。记者在多个招聘网上也查找了一下,发现80%以上的职位都要求有工作经验。一家私营企业招外贸财务,要求大学本科,有3年工作经验;一家房地产公司招平面设计员,要求两年工作经验;一家图书销售公司招收媒介部主管,要求两年专业经历……许多企业希望招了人就能用,担心招了应届生之后还得培训,以后他们跳槽了怎么办?其实,大学生学习能力强,可塑性也比较强。如果所有企业都不对他们敞开大门,那他们又怎么获得工作经验呢?
成功启迪
练就一手人无我有的绝活
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应届生如何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呢?小蒋的故事给人不少启发。
小蒋是上海大学高等技术学院的应届毕业生。他学历仅大专,也并非出自名校,学的又是很大众化的计算机应用,按理说找工作不容易,然而,就在他的多数同学还没有方向时,他已经被一家知名的媒体集团相中了。
小蒋成功求职的奥秘在于“练就一手人无我有的绝活”。计算机应用专业几乎所有的高校都有,使用的教材都差不多,无非是些软件开发、数据库、网络管理方面的知识,没什么特色。他们那一届同学有80人,多数学生如同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不过小蒋是个例外,他动手能力很强,从12岁起就摆弄电脑,将电脑拆了装,装了拆,自己又钻研了大量专业书籍,很早就能帮同学修电脑。
他在实践中日积月累,硬件维护方面的能力连老师也比不上。他还参加了微软MCSE培训班。去年12月他来到这家媒体集团实习,各种电脑问题,他“手到病除”,而且还帮报社开发了一个网上办公系统。实习结束,12个实习生中,只留下了他和另一本科生。
专家指路
试着走走非常规的就业路
最近,记者听取了多位教育专家、职业指导专家的意见,为还未找到工作的大学生指点几条就业之路。
1.去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就业
市职业介绍中心负责人申利侠认为,早期就业(35岁前)可选择小企业。小企业并不比大企业差,你在大企业里往往是一颗螺丝钉,而在小企业很可能挑大梁,参与管理和决策。而且,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事物,大企业也都是从小企业发展起来的。香港绝大多数大学毕业生都在小公司中就业。
2.把眼光转向郊区
这几年上海产业布局在发生变化,企业在外移,岗位也在外移,如嘉定的汽车产业,松江的房地产业、加工制造业,都有很大的用人需求量。
3.自己创业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如应届大学生从事个体经营的,一年内可以免交行政事业性收费。上海连续多年举办了大学生创业培训班。杨浦区也推出了大学生创业“零负担”的举措。
4.参加职业见习,获得工作经验,提高职业素质
上海职业见习计划已实施两年多,700多家见习基地都是包括世界500强在内的知名企业,见习期间政府补贴生活费。现有2万多人完成了见习,见习后就业率很高。
5.从非全日制就业(小时工)开始职业生涯
本市已公布54种小时工工资,其中不乏翻译、家教等专业性工作,时间灵活,报酬也不低,自己缴纳“三金”,适合刚走出校门且有一技之长的大学生。(记者/邵宁
插图/郑辛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