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说老百姓想说而不敢说的话’——一句观众过去评价相声的赞扬话,如今成了紧箍咒,箍在了相声演员的头上。似乎不骂领导不能出名,只有尖锐讽刺、宣泄不平之气才是相声的本质,忘记了相声的娱乐功能。”
记者近日在北京首都机场候机室,就相声的出路与希望的话题,采访了赴黔参加“情系西部”慰问演出的著名相声演员姜昆。
姜昆快人快语:要正确分析相声的功能,看看侯宝林大师的作品,没有很偏激、尖锐的东西。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如《醉酒》《关公战秦琼》《婚姻与迷信》《戏剧与方言》等,都是用艺术去感染人,让人去悟道理。虽然文革后的相声作品冲破了当时的思想禁锢,因写了老百姓想说而不敢说的话取得了成功,但这不是相声创作的唯一经验。这顶“敢说老百姓想说而不敢说的话”的大帽子把我们压坏了,也影响了相声的创作与发展。
姜昆认为,相声走过辉煌,为什么现在走不动了,归根到底是不能深刻思考相声的娱乐和教育功能。他说,文革前,相声的功能性太强了,文革后又实用性太强了。一些观众指责我们,法轮功这么大的事,社会风气这么不好,相声怎么连一句话都不敢说?你们怎么都不站出来说话?有的甚至骂我“不务正业”,“‘姜’郎才尽”,说我“如今有钱了,穷人的玩艺儿弄不了了。”
“我的态度是耐得住批评,耐得住寂寞。不能一批就急,一骂就跳。耐得住寂寞不是沉沦,而是静下心思考,潜下心干事。”他说,“换个角度看,观众要不关心相声就不会骂了,那才是相声真没希望了。观众骂你,是恨铁不成钢,恨你不成才。”
“当然,作为相声演员,我也衷心希望能给讽刺艺术多一些空间。我曾写过一篇《当中国人都经得起玩笑的时候》的文章,我认为许多人都有经不起玩笑的毛病。讽刺别人可以,讽刺他自己就不行。艺术作品本身不能高高在上,不能有征服感,要靠自身感染力换得人心,好的娱乐环境和艺术氛围才是培养艺术人才的土壤。‘我不盛气凌人,你须虚怀若谷’,相声艺术才能蓬勃发展。”
姜昆告诉记者,近来一个月,他连续看了280个相声段子,全是群众创作的作品。在反复观看中,挑选了18篇,准备在今年年底举行的各类相声大赛中推出新人新作。(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