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本报记者崔丽从北京飞到云南昆明对行刑前的马加爵进行专访。下午5时左右,在昆明第一看守所,她问看守马加爵的干警,马加爵在狱中写了什么没有?一位干警随口说,他写了忏悔书。
“这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因为从此前媒体报道中得知,马加爵除了对自己家人父母表示难过外,对受害者及自己的行为并无真心悔过之意。”崔丽说。
在采访马加爵后的第二天,崔丽拿到了这份忏悔书。这是4月6日,马加爵在看守所内写的。其中所表达的内容与记者专访后得出的印象是一致的,马加爵在内心中为自己所犯下的罪行忏悔了。
本版此次刊发这份“忏悔书”,并配发专家评论,希望对读者有所启示。
——编者
忏悔
夜已经很深了,面对着这高墙铁网,我无法入眠,思绪像飞。几年的大学生活仿佛就在眼前,但我此刻却是在这样一个地方。表面上看我很平静,但到了这种境地,试问谁又能做到心如止水呢?
两个月前我的身份是一名重点大学的大学生。一名即将进入社会展示自己才能的毕业生,家人和国家都对我寄予厚望,而我本人又何尝不是满腔热血地想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作出一份贡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我的母校在整个云南省当中是名气最高、实力最强的高校,就业前景是很看好的,这些我都从师兄师妹(老乡)和老师那里打听得很清楚了,所以很多报纸上所渲染的大学生就业压力我是从来没有感受到的。
写到这里我真的很痛苦。可以说这“天之骄子”的身份是国家给予的,也可以说是我个人经过十二年努力奋斗而得来的,但我当初怎么就轻易地毁了这一切呢?那四名被害者也和我一样,家里都有父亲母亲,兄弟姐妹,也和我一样经历了多少年的寒窗苦读,也和我一样对未来充满期待。但我当初怎么就那么轻易地毁了他们呢?人云:凡事都是有原因的,又说:事物的发展总有内因和外因,而内因是占主导地位的,所以现在每天我都努力思索,试图从自己身上寻求原因,一个合理的解释,但此刻我亦很糊涂,只能说当初很偶然!
就因为一次打牌吵架,我决定了走上这条路。现在我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看,这是多么荒谬,多么无知啊!这是多么地悲哀,多么地残酷啊!难道生命就这么脆弱?难道这世界上就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吗?不是的!现在我是这么想的,以前也是!但是那几天我的心里只有苦恼,只有恨,诸多后果都未曾设想。很多事情来不及思考,就这样发生了。事后才知道造成的影响是多么大,才知道给亲人造成了多么大的伤害。也才明白伤心难过的远远不止我的亲人朋友。后悔啊,但木已成舟,我是无力挽回的了。我是想对整个社会说声对不起,想对那四名同学的亲人朋友说对不起,但你们会接受么?对于这么一个恶魔,你们会接受么?
我是在农村上的六年小学,有一位老师特别严厉,自备了一小木条来惩罚学生。在众多学生当中我是最顽皮的了,但大概是四年级吧,这位老师开始对我疼爱有加了,尽管我仍然是那么顽皮,因为他发现我有小聪明。所以说,我对学习感兴趣是从那时候开始的,是拜这位严厉而又负责任的老师所赐。老师,真的很感谢您,您是我的启蒙老师啊。
唉,往事回忆起来总是那么的甜蜜。
我高中时的那位班主任是一位仁慈有爱心而又负责任的人。我再也找不到什么华丽的词语来刻画他了———要想把自己内心的感受清晰全面地表述完全是很难的,相信每个人都有过这种体会。我们班主任几乎每天早晨六点整都来到我们宿舍来催我们起床做早操,因为好几个人很不自觉,常赖床不起。有一个学期我对班主任说我不想做早操,想多睡点儿好养足精力学习,老师也马上答应了。那么多的学生当中就仅我有这个特权。这位老师讲课详细,我私底下总觉得太过花费时间,觉得很多细节是没必要一一细点。但我终于明白,老师面对的不只是我,而是全班同学。俗话说:十个手指都有长短,各人有各人的资质,水平参差不齐。他是对全班同学负责啊!有人说小事情才是最感人的。这样的小事真是太多了,但我却描述不出来,只知道它们感动了我很多,很多。
还有很多人都让我感到了温暖,感到了内疚,但我不想一一写出来,以免像流水账,所以这样做就是很不负责任了。
这篇短文取名“忏悔”,除了想写出自己的所感所想以对所有受到伤害的人有个交代之外,还想以此警醒世人,千万不要犯罪,凡事要三思。当你想犯罪的时候你要明白———最大的受害者其实是你最亲最爱的人!
其实,我最想对亲人们说声对不起。父亲母亲对我从小就疼爱有加,从小就对我寄予厚望,希望我出人头地,希望我为家乡争光。他们为我含辛茹苦了几十年,而我在即将成功的时候,却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这对他们的打击是多么地沉重啊,可怜天下父母心,对不起……
马加爵
2004年4月6日
专家评论
看到马加爵这份“忏悔书”,心情无比沉重。几天前我已经看过对他的专访。联系这些,又想起网上流传的另一版本:马加爵“长恨歌”——在那份由长短句组成的文字中,我看到的是一个在环境中深感屈辱的人,一个因为贫困而备受歧视的人。
假如“长恨歌”真为马加爵所作,那么,在眼前的这些资料中,马加爵的心理已经有了很大改变。他说:“……我这段时间想得最多的,是从前的生活,很美好,很自由。”“平时与同学的交往还是挺多的,很少闹矛盾、发生口角”。“我们班……农村来的差不多占一半。我也不算贫困嘛……我没有因为来自农村而感到难过,没有什么别人看不起的感觉”,以及他对环境的自我评价“成长中没什么特别的经历对我造成伤害”。
他在忏悔书中写道:“……除了想写出自己的所感所想以对所有受到伤害的人有个交代之外,还想以此警醒世人,千万不要犯罪……当你想犯罪的时候你要明白———最大的受害者其实是你最亲最爱的人!”
这说明,此时的马加爵冷静了下来,并且开始了对自己行为的反思和对自身责任的担当,由此提出了许多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他在其“忏悔书”中写道:“现在每天我都努力思索,试图从自己身上寻求原因,一个合理的解释,但此刻我亦很糊涂,只能说当初很偶然!”
他说他不知道自己当初究竟是怎么了,于是把这个事件归结为“偶然”。其实不然,这其中有以下必然性:
(Ⅰ)人都是善恶并存的,我们要懂得警觉自己人性中的恶
人们要想实现利益最大化,需要做出一定的自我约束,因此,日常生活中,人人都做了大量的扬善抑恶的努力,所以,我们轻易不会看到人性中恶的一面。但是,正因为一直处于被压抑的状态,如果一旦爆发,其能量就非常巨大。马加爵在打牌受到指责时,他的心理现实是:“当时我真的迷失方向了,觉得不知道该怎么生活下去了……于是,就有点想不开,自己不想活了。又想我之所以会这样,是他们三个人造成的,就恨他们。”
当那种恨被付诸行动后,当恶被释放时,很快,它以几何级数增长,或者说是完全处于自动生成状态,心理学上的术语是:“机能自主”,使当事人被操控、被驱使,欲罢不能。
避免这种恶的方式很多,最简单的就是立刻脱离刺激环境,以及绝不在情绪冲动时做决定。当然,仅有这点远远不够,还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才对。
(Ⅱ)与马加爵过度的“去圣化”倾向有关
其实,某种意义上,这是现代人中存在的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
“去圣化”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指的是人们尤其是青少年人由于在生活中见到太多欺骗行为,或者由于在生活中受挫,因而怀疑价值观和美德的存在。他们不愿听从任何人的劝告,不相信生活中还存在值得珍视的、神圣的、具有永恒意义的事物。
“去圣化”是人的心理防御机制之一,但是也与其他防御机制一样,如果过度就会产生问题。
当前,青少年中“去圣化”倾向所导致的最严重的问题就是缺乏珍惜生命、敬畏生命的感情;在涉及有可能伤害生命的重大问题上缺乏应有的恐惧感。不仅是对别人,也包括对自己。
我见过挺有思想的学生毫无感觉地、无端地随口说出一些极端伤人或侮辱人的话;见过仅仅因为一点不顺心就轻生的学生……
就马加爵事件而言,如果他的“去圣化”倾向不那么严重,如果他对生命还有一点点敬畏、怜惜的心,即使他起初因为冲动而失控,但是,当他看到被害者的痛苦表情时,他应该可以住手。可是,他不仅第一次没有及时悬崖勒马,而且还一而再,再而三地做这样残忍的事,他对生命没有一点点痛惜的心!因为过度的“去圣化”倾向,而丧失了人所拥有的一种最基本和最健康的本能:悲悯之心。他自己也因此失去了最后的机会,偶然就这样成了必然。
此处谈的生命不仅仅指别人的生命,也包括我们自己的生命。一个人,常常是因为不懂得珍重自己的生命,而轻视别人的生命,并最终毁掉自己。对此,马加爵在回答记者有关“4个年轻同窗的生命在你的铁锤下消失了,你对生命有过敬畏感吗?”的问题时,有非常明确的表示:
“马:(茫然)没有。没有特别感受。我对自己都不重视,所以对他人的生命也不重视。”
单纯地谈要去爱别人也许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看待自己和他人的关系:如果你去关爱别人,你有可能得到别人的回报;如果你去伤害别人,你迟早必然会成为受伤害者。即使暂时没有受到处罚,但只要你是一个有良知的人,就会受到你自己良知的处罚。
对此,马加爵的忏悔书可以给我们以启发:“当你想犯罪的时候你要明白———最大的受害者其实是你最亲最爱的人!”马加爵还忘了一个很重要的受害者:就是他自己!
(Ⅲ)马加爵没有做人的原则和底线伦理
做人是要有原则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就是要有自己的底线伦理。我想,最基本的底线伦理应该是:绝不以正当的理由去做错事;绝不以任何理由去做伤害别人的事。
具备底线伦理有助于形成道德焦虑,也就是会使人在考虑是否伤人的时候产生强烈的担心、害怕和不安,这种感觉往往可以有效制止一个人的恶行。
可是现实生活中,由于一些人缺乏底线伦理,因而常常会以“正义、正当的理由”为名,犯下许多“阳光下的罪恶”。
(Ⅳ)不懂得用建设性方式帮助自己,并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要确立建设性帮助自己的理念,使自己进入解决问题的良性循环。
马加爵显然缺乏这种理念和相应能力。平时,他缺乏与别人交流和沟通;事发时,他不知道怎样处理人际冲突,以及怎样寻求帮助。他周围有那么多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老师、同学,心理咨询电话等;他以为只有杀人才是解决问题的惟一方法。
而事实是,一个问题可以有无穷多样的、有效的解决方法。
有人曾总结,马加爵的问题也是因为贫困使他受到歧视。贫困和社会不公正的确给很多人造成了不幸,但是,个人的报复行为和国际恐怖组织的报复行为性质一样,都是非建设性的解决方法,是必然会走入死胡同的方法。
因此,假如一个人以贫困为由而采取反社会的行为,是自己去选择被贫困和社会不公正第二次伤害。
其实,摆脱贫困和社会不公正的方法同样很多,除了宏观上政府应做的努力之外,个人的自强不息以及家族的奋进都是一种方法。
(Ⅴ)缺乏一些基本的有助于人健康发展的人格特点
有关这点,马加爵在与记者的谈话中有很好的总结,如:他意识到自己缺乏信念、责任、理想、宽容,缺乏社会责任感和追求。最让人动容的话是:他发现“有信念的人活着才会快乐”。
从心理健康的角度看,马加爵所罗列的这些人格特点都具有重要的心理保健功能。不仅有助于保持自身的好心情,而且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此外,在现实生活中还有一个重要的人格特点是:共情能力,也就是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能力。这种能力同样有效地预防人对他人伤害的行为。例如:在马加爵与同学为打牌而产生不和时,如果他能设身处地为总失败的同学们着想,对同学说自己作弊一笑了之,那么就不会有后来的口角———即便有了后来的口角,有了他自己所说的“绝望感”,如果他平时具有共情能力,那也决不会选择以杀人的方式解决问题。
(Ⅵ)学生缺乏最基本的自我保护常识,这是最令人痛心的
社会心理学中有一个“挫折———侵犯”说,指的是挫折会引起侵犯。尽管这个学说有极端的一面,但是,从自我保护的角度看,如果我们做了会让别人感觉受挫的事,就要同时准备被别人侵犯。
这还与我们处理人际冲突的能力有关。人与人相处,如果发生了冲突,一定要就事论事,实事求是,绝不翻旧账,这是最容易激怒对方的事,尤其是不能戳别人痛处,这最容易让别人恼羞成怒,怒不可遏。
另外,在最初有关马加爵的报道中,有人提到他平时有易激动的特点,如果我们在平时的相处中已经知道一个人有易冲动的特点,就更要注意尽量避免引发他的失控。
(Ⅶ)马加爵缺乏社会支持系统
每个人从客观上都存在一些天然的社会支持系统,如父母、老师、领导等,他们都有支持我们的基本义务。如果一个人平时有良好的人际关系,那么,他的亲朋好友在他需要时,都会成为乐于支持他的人。马加爵在出事后没有向父母求助,可能是怕父母担心,可以理解。但是,他也没有向周围任何熟人求助,这表明,他对自己的人际关系没有信任感。而在这样的时刻,社会支持系统中任何一个人的关怀和劝导都有可能起到改变事态的关键作用……
总之,马加爵事件并非像他说的那样,“出于偶然”。如果我们不从中吸取教训,这种必然还有可能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