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零售药店与患者三方面压力造成推行困难
7月1日,我国迈出了药品管理的重要一步,开始实行“抗生素禁令”,该政策是为了保证市民的用药安全。但实际上记者通过采访发现,这项工作的推进出现了一些困难,来自医疗机构、零售药店、患者三个方面的压力让它不能顺利地实施。
■医院:电子处方不外流
据《上海青年报》报道,对于医院来说,“抗生素禁令”无疑是利好消息,那为什么医院还会给该政策的实施设置暗礁呢?“为了防止患者到外面买药,目前的医疗机构经常会采取电子处方或者密码处方,我们药店很少能拿到患者从医院拿来的处方,更不用说根据处方来卖药给患者了。”上海某大药房的经理一语道破天机。现在我国医疗体制改革还不完善,医疗机构形成了以药养医的局面,依靠药品收入来维持医院的生存发展。
对此,医疗机构往往采取电子处方、密码处方防止处方外流,也就导致零售药店收不到处方,进而导致制度难以推行。
■药店:替代药品保利润
“我们会积极配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规定。但显而易见的是药店的利润空间会进一步萎缩。”药品利润的一再下降让药店面临着更大的生存危机,“抗生素禁令”无疑让药店的经营状况雪上加霜。广东金康药房连锁有限公司总经理郑浩涛告诉记者,抗菌药凭处方销售不仅仅影响到25%的抗菌药销售,相关的用药也会下降,而这个销售额可能要远远超过单纯抗生素的影响。在药品利润渐失的情况下,药店不得不改变经营策略。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患者来店咨询抗生素药品时,药师们往往会给他们推荐一些没有被列入到“禁令名单”的中成药。据悉,这些中成药的治疗效果与抗生素相当,而且没有副作用,因此目前已成为抗生素最好的替代品,也是药店的辅助利润来源。
■患者:药费增加有点无奈
尽管大多数市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们已经意识到胡乱服用抗生素的危害,并表示支持政府的做法。但对于一些中老年慢性病患者及低收入家庭而言,抗生素被归为处方药之后给他们带来诸多不便。一旦抗生素被列为处方药,他们不得不去医院排队、挂号、等候就医,而最后处方上往往开出的还是抗生素,这样所花费的时间成本、交通费用、挂号费等加起来估计比一盒抗生素还要贵。因此对于那些低收入家庭来讲是一种额外的经济负担。
■头条小评
国家推行“抗生素禁令”,目的就是为了保证民众的用药安全。从推行之日开始,人们对此举都普遍持赞成态度。然而,就在几天之后,人们发现这项举措的实施并没有想象中简单。
来自上海的消息告诉我们,来自医疗机构、零售药店和患者三个方面的压力使该禁令不能顺利地实施。显而易见,“抗生素禁令”从某种意义上说的确触动了一些人的奶酪。在利益面前,某些医疗单位会采取电子处方或者密码处方来保证药品收入也就不足为奇。而对部分确有困难的患者而言,他们也必须要面对这一举措所带来的一些不便。
但是利益也好,不便也罢,在民众的“用药安全”这一头等大事面前,它们都是需要让位于后者的。只有树立了这样的观念,这一禁令才能真正得到落实。当然,相关部门也应着手解决这些客观存在的问题,尽快使这三方面都不再面临禁令带来的问题,那么禁令自然也就能够畅行无阻了。(连忱蔚
马天行 丁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