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前天北京首发《今天45名中国乘客向德国汉莎航空公司发出抗议信———慕尼黑给我18小时噩梦》的报道后,昨晚,一直未向中国乘客作出答复的德国汉莎航空公司致信本报,请本报转达他们对“那些经历8月22日从慕尼黑至上海的航班延误的乘客表示深切的关心和歉意。”这封信的署名是“汉莎华东区总经理邓汉博”。
关于航班延误
邓汉博在信中说:“由于机械故障,造成了该航班长达12小时以上的延误,我们对此次航班的延误给乘客带来的诸多不便深表遗憾。”
“请相信,在航班延误期间,我们始终真诚地、认真地处理此事。我们向乘客发放了餐券,还将那些允许再次入境的乘客送往酒店休息。”
关于不公平待遇
此前,45名中国乘客提出,在慕尼黑机场他们受到了种种冷遇和不公平待遇:他们只能夜宿机场候机厅,睡在冰冷的大理石地面上,而食品、热水和打地铺用的薄毯等应急物品在后半夜才批送来。而他们与当地大使馆和领事馆之间的联络,汉莎航空公司服务台只提供了10分钟的免费电话,之后便中断了这方面的服务。
对此,邓汉博在信中说:“不幸的是,由于慕尼黑机场移民局的相关政策,持一次性有效入境签证的乘客无法再次入境。对于这些乘客,我们竭尽全力与移民局和机场有关部门协调,但是这个结果不是我们所能控制的。”
“我们还与机场相关部门密切配合,为在候机室的乘客提供最大限度的善后服务工作,包括提供热饮料、食品以及毛毯等御寒物品。为了方便乘客们与外界的沟通,我们还专门提供了免费的长途电话服务,并安排一位汉莎员工专门负责此事,以便力所能及地满足乘客们的各种需求。”“尽管我们做出了这些努力,但也意识到仍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我们记下了所有乘客提出的宝贵意见,并把这些意见转达给相关的部门以便更好的满足乘客的需求。”
关于补偿和诉讼
对于补偿一事,邓汉博表示:“为乘客提供优质的服务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为在机场大厅候机的每位乘客提供了850元人民币作为补偿。目前,大部分乘客已经收到了我们的补偿费,对于那些没收到的乘客,我们正在加紧联系。”
关于汉莎的解释和赔偿中国乘客代表表示不能接受。孙颖表示:“我不认为汉莎的服务是尽力的,即使不能像对其他乘客那样安排我们到宾馆住宿,至少可以联系为我们提供更好的条件。而从23日零时30分,我们就没看到汉莎工作人员,直至10小时后才有人前来,可仅仅是通知改换登记口,其间根本就没人管我们。我们通过中国驻慕尼黑领事馆联系汉莎领导出面,也遭到拒绝。对于现在汉莎通过媒体发表的致歉声明,我们可以接受,但不满意其中的解释赔偿条件。我们现在仍在继续咨询律师,如果9月7日前汉莎不做出进一步答复,我们仍将用法律武器为自己讨回公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