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零时,北京各个加油站再次上调了汽油和柴油价格,这已经是年内第三次调价(去年成品油的价格曾经调价四次)。当天上午,温家宝主持了国务院第四次学习讲座,讲座主题就是“能源”。主讲人是中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赵文智教授,他主讲标题为《中国可持续发展油气资源战略研究》。
高速发展的中国,空前地感受着能源饥渴。海关总署8月2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中国石油进口量较上年同期飙升40.7%。据商务部统计数据:2004年中国原油进口将突破亿吨大关,达到1.1亿吨,比去年增加21%,成品油进口将达到4000万吨,比去年增长40%。
从去年开始,中国成为世界石油第二大进口国和消费国,仅次于美国。中国目前对进口石油的依存度已经超过消耗量的1/3,而且这个依存度还有不断提高的趋势,专家估计,2010年将达到40%。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周大地测算说,如果全年国际市场石油价格每桶平均上涨10美元,中国就要多掏70亿至80亿美元
8月20日是一个“黑色星期五”,北海布伦特原油每桶一度突破了49美元,几乎接近50美元的心理极限。几个月以来,世界原油价格的不断攀升,国际油价连续走高,直接导致我国成品油价被动上调。
由于没有战略储备等可以用来平抑油价的措施,中国石油价格的“传导效应”一直比较明显。但是由于运输、储藏、提炼等技术上的原因,国内成品油价格升降与国际原油价格的波动一般要滞后几个月。
据专家介绍,纽约、新加坡、鹿特丹三地成品油价格加权平均,构成了我国目前的成品油价格“公式”,如果三地加权平均价格上涨幅度超过8%,中国国家发改委就会在三地加权平均价格的基础上加上运费,制定出国内成品油零售中准价。而国内两大石油集团则在这个中准价的8%浮动区间内确定其市场零售价。
据有关国际组织估计,每桶石油价格上涨10美元,就会使通货膨胀上升0.5个百分点,使经济增长降低0.25个百分点。被称为“经济血液”的石油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关键,近年来国内油田储备日益下降,争取获得海外油田项目的权益已成业界共识,出于现实和战略的考虑,参与石油能源供应的中国三大公司开始眼光向外。
俄罗斯:富有的邻居
据美国能源情报署资料显示,截至目前,俄罗斯探明的石油储量为82.19亿吨,在世界储油国排行榜上位于第8,其原油产量和出口量仅次于沙特,排名全球第二。
2002年,中国石油就有意收购俄罗斯斯拉夫石油公司,由于俄罗斯政界反对把私有化的国有公司股份出售给外国公司,中国石油在最后一刻被迫放弃竞标。
去年能源出口占整个俄罗斯出口额的40%以上,在GDP中所占比重也达到了13%,这两个数字从一个角度反映出“能源出口”在俄罗斯国民经济中的举足轻重。从自身发展的战略考虑,能源富有的俄罗斯也必须寻找稳定和具有潜力的市场,而中国恰恰是一个对石油有最旺盛需求的好邻居。
今年5月,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签订中哈石油管道项目。最近又有多家媒体报道,中国的石油公司可能参与已经面临破产的俄罗斯尤科斯石油公司的收购。记者试图证实中国石油、中国石化<行情资讯 论坛 点评>和中国海洋石油三家公司是否确有动作,却没有人愿意给出答案,中海油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主管说:我们一直的做法是,只做不说。
苏丹:最早的海外开采地
苏丹是中国在海外最早的石油开采地之一,从1995年至今,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在苏丹开采石油已近十年,前后投入了约27亿美元,2001年,中石油在苏丹的投资全部收回,目前每年收入近4亿美元,中国在苏丹逐步形成了一个集生产、精炼、运输、销售于一体的完整的石油工业产业链。
今年5月,中石油宣布介入苏丹最大的炼油企业项目,据了解,在双方的这次10亿美元投资合作中,其中3亿用于扩大喀土穆炼油厂规模,将其产能从每天5万桶提升至9万桶,其余资金将用于修建750公里的输油管道,这个手笔有可能使中石油今年在苏丹持有的油田产量增至40万桶。
但中国在苏丹的石油利益注定不可能一路顺风,今年7月下旬以来,随着美国推动对苏丹经济制裁,中石油在苏丹石油的开采成效很可能遭受沉重打击。中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一位专家表示,美国之前包括对伊拉克的一系列动作,都是围绕石油,这次对苏丹的行为也比较明显地冲着石油而来。
中东:石油变局正在上演
中石化与伊朗的正式合作始于2001年,中石化与伊朗国家石油公司签署了《伊朗卡山区块风险勘探服务合同》,合同总投资1.6亿美元。位于伊朗中部的卡山区块方圆近5000平方公里,地质结构复杂,勘探难度很大,此前法国及伊朗公司先后在该区块进行了数年勘探,均一无所获。去年5月5日,中石化在卡山区的第一口井开钻。这是一口日产1000立方米的高产工业油流井,放喷燃烧火焰高达四五十米。
中国驻伊朗使馆经济商务处向记者介绍说,中石化让伊朗见识了中国企业的实力,也彻底消除了中方在该项目上能否获得回报的疑虑。除了参与竞标开发伊朗16个新油田,中石化还在去年底获邀参与开发伊朗第二大油田阿扎德干德项目的竞标。伊朗正在大规模扩建其原油生产能力,并计划在未来20年内,将原油产量从现在的400万桶/日扩大到700万桶/日。
伊拉克战争后,沙特、伊朗等中东国家纷纷制订新的石油政策,试图开放本国石油市场,推动多极化石油格局的形成,而吸引包括俄罗斯、中国、印度等国的石油公司在内的世界大石油公司投资本国石油开发,是其主要策略之一。
去年7月,沙特石油和矿产资源部长纳伊米宣布,沙特将对外资开放其石油上游市场,将东部共计12万平方公里的3个油气富产区对投资者开放,这是沙特25年来第一次对外开放的三份天然气合同。今年1月27日,中石化集团中标其中的一个,这块天然气田位于沙特南部,面积约为4万平方公里。
哈萨克斯坦:能否成为中国能源的未来?
去年5月,哈萨克斯坦在其公布的《哈萨克斯坦里海地区开发计划》中目标很明确,吸引国内外投资开展大规模的勘探开发,到2005年将哈萨克斯坦里海地区的原油产量提高到500万吨,2010年达到4000万吨,2015年达到1亿吨。
今年6月,为了加强中哈两国能源领域的合作,中油集团同哈萨克斯坦国家油气公司签订了《关于共同开展中哈石油管道分段建设投资论证研究所的协议》。协议规定:“在保证资源落实的前提下,中哈双方同意中哈石油管道建设项目按照以下基本条件和参数完成投资论证:一期,阿塔苏-阿拉山口石油管道建设,长度约1200公里,管道输油量为每年1000万吨至2000万吨。二期,继续建设肯基亚克-阿塔苏石油管道。根据设计的输油能力,研究扩大阿特劳-肯基亚克石油管道输送能力的可行性。”协议说,双方同意将根据资源的落实程度,研究把整条管道的输送能力扩充到每年5000万吨。
中哈两国在石油开采和运输领域的合作互为取长补短。哈萨克斯坦石油资源丰富,其陆地石油探明储量达24亿吨,里海大陆架远景储量达70亿吨,提高产量并寻求石油出口途径和销售市场是其“石油富国战略”的中心环节但遗憾的是它没有出海口。中国近10年来石油消费量以每年平均5.77%的速度增加,预计今年原油进口将高达8000万吨,迫切需要能源补给。
专家普遍比较看好中哈石油管道,这条管道不经第三国,更可贵的是所经区域政治稳定、社会安宁。中国和哈萨克斯坦近年来两国关系甚好,这无疑是大型经济合作项目的基础。另外,中油集团已经在哈萨克斯坦闯荡5年多,拥有年产油近500万吨的油田,合作经验丰富。
中国“走出去”战略
对石油越来越饥渴的中国,“走出去”战略是必然的选项,分析人士认为,这既是企业发展的需要,也是保证中国能源安全的需要,中国三大石油公司通过“走出去”把在海外市场上获得的份额油运回国内,才能从实质上为国家未来石油短缺减压。
从目前看,中石油在海外有三个战略选取区:以苏丹项目为基础的北非战略区;以哈萨克斯坦项目为基础的中亚和俄罗斯战略区;以委内瑞拉项目为基础的南美战略区。
中石化的战略区更多在中东。中东也是中国原油的主要供应国,约占50%,其中,最多的是沙特和伊朗。而中石化作为进口大户,占中东原油总进口量的80%左右。
中石化集团负责海外投资的国际石油勘探开发公司(SIPC)有关人士透露,今年是“走出去”战略的关键年,中石化目前重点跟踪评价的海外油气项目还有二十余个,主要分布在伊朗、利比亚、安哥拉、刚果、哈萨克斯坦、俄罗斯、澳大利亚、印尼等十余个产油国,“今后两年内,我们将根据研究和评价情况对其中有利项目进行投标或报价”。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是中国第三大石油企业,去年,其海外产量占总产量的比例已达1/5以上。公司高层也表示将积极留意海外油气资产的收购机会,并会先着眼中国周围地区的收购机会,包括中东、俄罗斯及亚洲地区。
中国能源问题专家、国务院宏观经济专家组成员秦宣仁认为,过去较长一段时间,中国公司与国外能源合作,调研不够,动作慢,各自为政,缺少通盘运筹,谋略和手段不到位,错失了许多机遇。专家建议应该建立海外协调机制,协调在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等大石油公司的海外战略,避免无谓内耗,避免单兵作战,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由于能源工业的极端重要性,地缘政治的影响不能不引起重视。有专家已经注意到中国企业海外油气田多在印尼、苏丹、哈萨克斯坦等敏感地区,存在着一定的政治风险,专家们认为有必要进行分散。
相关稿件:
机票燃油附加费加价致东南亚游“十一”涨千元 (8月31日
15:30)
剖析当前世界油价:对高油价十个似是而非的认识 (9月2日
9:7)
原油价格高涨乙醇汽油成为亚洲国家替代燃料 (9月2日
9:6)
夏季用油高峰期结束 国际原油价格继续回落 (9月2日
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