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为止,中国共有4位自荐候选人成功当选县区级人大代表。以自荐形式参加竞选正在成为中国基层人大选举的新亮点。
今年46岁的姚立法是新中国历史上最早一批自荐竞选成功的人大代表。1999年当选湖北省潜江市人大代表后,姚立法投出潜江市人大会议
第一张反对票,5年任期内提交对政府、法院、检察院的建议、意见和批评187件。
当地群众把姚立法称为“姚代表”。姚立法说:“我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把人大代表的权力发挥到了极致,把人大代表的内涵发挥得淋漓尽致。”去年,在这名中国首位自荐人大代表的产生地潜江市又涌现出32位自荐参选者。
在北京、深圳的县区级人大代表选举中,高学历、年轻化、议政能力强的人成为当选热门。北京22位自荐参选者中,10位是高校学子,6位是学者和律师等专业人士。
去年成功当选人大代表的北京市民许志永、聂海亮和深圳市民王亮都拥有高学历背景。王亮现任深圳高级技工学校校长,曾留学美国;许志永是法学博士,曾因建议废除收容遣送制度而声名鹊起。
成都大学法学讲师王怡说:“大量自荐候选人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人大选举制度正从‘确认型选举’向‘竞争型选举’迈进。”
西南师范大学赵聚军教授认为,由于中国在历史上是一个缺乏民主政治的国家,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积极参政的热情经历了复杂的过程,以“自荐候选人”为代表的基层人大代表竞选活动,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公民主动参政时代到来的标志性事件。
这些毛遂自荐的参选人,有的成立“选举事务办公室”,有的在选区游行宣传,有的通过网络、张贴海报发布竞选宣言,竞选方式的专业化倾向甚至令前来采访的西方记者也大为惊叹。
见证了北京选举的英国《经济学人》杂志首席记者麦杰思表示,他在华工作已有10年之久,看到如此公开自由的竞选活动却是首次。
分析自荐候选成为热潮的原因,赵聚军教授认为,这是与中国经济发展程度、政治机制成熟度、群众社会心理和参政愿望息息相关的。政治观察人士指出,中国新一届领导层主政以来,权力机构的体制改革循序渐进,民众自觉参政渐成气候,中国的民主政治已经站在了一个新起点上。(完)
追寻人民民主的足迹:人大50年十大标志性事件
一、1953年7月: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范围普选
二、1954年9月15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
三、1979年:七部意义不凡的法律破茧而出
四、1979年7月:县级以上地方人大首次设立常委会
五、1982年:制定新宪法和之后的四次修宪
六、1982年宪法第一百条:地方立法的正式开端
七、1987年:八亿农民步入世界最大的民主训练班
八、1954年~2004年:一年一次听取审议政府报告
九、香港、澳门两个基本法:为“一国两制”伟大实践提供法律保障
十、2003年3月:人大常委会里来了年轻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