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否在能源方面与国际竞争对手互利生存,攸关中国经济发展的大局乃至中国的国家安全
9月28日是中国的欢乐中秋节。这一天,另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是,中哈输油管线(哈萨克斯坦阿塔苏-中国新疆阿拉山口输油管线)开始铺设,管线全长1000公里。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共同负责这项工程。第一期输油管线工程耗资7亿美元,每年设计输油能力为1000万吨,将于明年完工。第二期工程计划于2011年完成,完成后,哈萨克斯坦向中国的输油能力将提高到每年2000万吨。
在中俄输油管线项目一度因为日本因素而受挫之后,这成为中国能源外交方面值得欢欣鼓舞的消息。
专家称,中哈石油管道的建设必将使新疆成为中国油库,其中的部分投资转化为对当地产品的现实需求,也有利于相关产业发展,对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打开石油外交新局面
中哈输油管线的铺设,与中国政府层面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9月21日至25日期间,温家宝总理正式访问吉尔吉斯共和国并出席在比什凯克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总理第三次会议、正式访问俄罗斯并举行中俄总理第九次定期会晤。温家宝的这次中亚俄罗斯之行,也可以看作是中国石油外交的一次"重拳出击"。
温家宝9月22日在会见哈萨克斯坦总理阿赫梅托夫时表示,中哈开展能源合作,对双方都有利。中方愿与哈方放眼长远,不断深化合作。阿赫梅托夫则表示,将向与哈开展油气合作的中国公司提供优惠政策,并采取措施,确保中哈原油管道如期开通。
9月24日,温家宝在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和总理弗拉德科夫会晤后向记者表示,中俄在能源合作方面达成了4点共识:
首先,普京总统表示俄罗斯将"坚定不移"地加强与中国在石油天然气领域的合作;第二,俄方表示,将通过充分论证确定远东石油管道走向,不管采取何种规划方案,都将积极考虑将石油管道通往中国;第三,双方一致同意增加陆路石油贸易,使俄罗斯通过铁路向中国输出石油的总量在2005年达到1000万吨,并争取在2006年达到1500万吨;第四,双方决定尽快制订天然气合作开发计划。
联系到国际上一些大国的动向,人们注意到,中国的举措具有积极意义。
8月底,日本外相川口顺子曾访问中亚,并启动了"中亚+日本"机制。川口顺子表示,"'中亚+日本'是一个全新的合作方式。在这一对话机制内,中亚国家和日本可以就开展交通及能源领域内的合作等问题广泛地交换意见。"
"9·11"后,为了进一步控制中亚,美国力主巴杰石油管线(由里海往西运输)的修筑。不久前,美国智库战略预测公司撰文指出,有迹象表明美国正竭力阻挠中哈石油管道的兴建,以遏制中国的崛起。
美国官方曾对哈萨克斯坦政府威逼利诱,让哈方对未来通过巴杰管线出口本国石油作出具体许诺。2003年,美国共向哈提供了9200万美元援助,美承诺帮哈维护里海安全,向哈提供了用于海上巡逻的船只和雷达,协助哈组建里海部队。
十面埋伏
"争夺最后的油气资源的斗争,很可能成为21世纪地缘政治的主题。"这是美国能源问题专家包罗·罗伯茨预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战略研究室主任沈骥如向《瞭望东方周刊》说:"据英国一家能源机构预测,全世界已探明石油储量还可用41年,也就是说到2045年,世界石油资源将消耗殆尽。当然,还会发现新的油田,但石油的消费也在迅速增加,大体上说,到21世纪下半叶,石油将不再是主要能源。"
外交学院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国际问题专家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能源竞争不单单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政治问题。"中日、中美之间的能源竞争由于一些非经济因素而显得更为微妙。
除了在东海进行资源调查,在争夺俄罗斯石油的征旅上,日本继续迈进。7月12日,日本共同社称,日方将以"矿物资源调查费"等名义对俄罗斯建设从东西伯利亚通往远东太平洋沿岸的石油管道项目提供约84亿日元。
很明显,日本此举意在使俄罗斯彻底抛弃"安大线"计划,横刀夺爱,修建有利于日本的输油管道。
与中日相比,中美之间的能源争夺显得更为隐蔽,也更全方位。
外交学院副院长曲星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中亚是中美能源争夺的主要区域,美国在中亚几次以出高价的手法使得中国的油田收购计划破产。"
事实上,不光在中亚,在中东、非洲,中美之间都存在着能源角力。
《华盛顿邮报》6月28日一篇题为《未经宣战的石油战争》的文章说,在非洲,美国正在建立军事基地和外交使团的网络,主要目的是保证美国获得尼日利亚、喀麦隆、乍得及圣多美和普林西比的石油,但同时也是为了阻止中国和其他急需能源的大国插足。
在有"第二个波斯湾"之称的中国南海,中国的能源安全情况同样严峻。据专家透露,目前约有10多个国家的100多家公司在南海从事油气的开采,每年开采的天然气和油气约有3000多万吨。
外交学院的国际问题专家对《瞭望东方周刊》表示,中国的能源战略还面临战略石油储备不足的问题,另外如何将海外石油安全地运回国内也同样值得研究。
八方突围
面临严峻的能源危机情境,中国开始重视能源外交,实施"走出去"的战略能源。沈骥如研究员对《瞭望东方周刊》说:"中国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就已经开始重视开展能源外交,中国在这方面的态度是积极稳妥的。"
中国的能源外交的全方位出击态势已经成形。
9月14日,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在阿拉伯国家联盟(阿盟)总部开罗举行,双方签署了《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宣言》和《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行动计划》两个文件,中阿合作论坛正式启动。外交部长李肇星在开幕式上说要加强包括能源在内各方面的经贸合作。
7月11日,缅甸联邦政府总理钦纽来华进行访问。此前,云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东南亚研究所所长李晨阳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他们已经通过云南省政府向国务院提出了从缅甸修一条输油管道到昆明的计划。
7月7日,日本在中日有争议海域开始进行海底资源调查。中国对此提出严正交涉。而就在同一天,在北京访问的蒙古总统巴嘎班迪代表蒙古政府向中国政府发出了联合开发蒙古境内包括石油在内的资源的邀请。有报道称,中国在蒙古东部投资5000万美元在锌矿在8月开工。
同日,中国与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简称海合会)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成员国经济、贸易、投资和技术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并一致同意启动中国-海合会自由贸易区谈判。
分析人士认为,在自由贸易区谈判中,中国极有可能把投资中东石油作为中阿自由贸易协商的核心议题之一。另据知情人士透露,在海合会访华期间中国还和海合会成员之一科威特就石油和天然气问题签订了一项相关协议。
据媒体报道,继海合会访华后,中国最大的炼油厂中石化正在参与科威特境内的一项价值60亿美元的石油工程项目的竞标。
今年以来,中国国家领导人不止一次出访非洲,其中也凸现出了能源外交的因素。
6月20日至29日,曾庆红副主席应邀对突尼斯、多哥,贝宁和南非进行正式访问。
此前,1月29日到2月4日胡锦涛访问埃及、加蓬、阿尔及利亚三国。香港理工大学政治学家戴维·茨威格认为中国之所以对非洲感兴趣,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自然资源。事实上,目前,中国与三国的石油合作相当融洽。
中国与中亚的能源合作前面已提到了。5月17日,中石油与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签订了《关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阿塔苏至中华人民共和国阿拉山口原油管道建设基本原则协议》。哈萨克斯坦总统称赞中哈油气项目合作为"中哈经济合作的成功典范"。
6月15日,中石油与乌兹别克斯坦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签署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与乌兹别克斯坦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在石油天然气领域开展互惠合作的协议》,中乌两国在石油天然气领域的合作进入了新的阶段。
中俄石油管道合作的问题一度成为媒体聚焦的热点。"安大线"搁浅之后,6月30日,俄罗斯工业和能源部部长赫里斯坚科在莫斯科会见中国驻俄大使刘古昌时表示,俄政府可能在今年开始铺设从泰舍特至纳霍德卡石油管道(泰纳线)。
"泰纳线"设计能力是每年运输8000万吨石油,其中5000万吨运往纳霍德卡,然后通过太平洋运至日本等地,另外的3000万吨准备运往中国,这个运量同最初规划的安加尔斯克到大庆石油管道的运量大体相当。
沈骥如研究员对《瞭望东方周刊》表示,中国在引进俄罗斯石油问题上仍然在做努力,而俄罗斯鉴于中国的广大市场及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也会认真考虑中国的需要。
由于"马六甲困局"和"安大线"的波折,中国在输油管线上也力图实现多元化。
4月20日,在青岛举行的第五届中国石油商贸大会上,泰国推出"石油管线图",即筹资6亿美元,在设想中的克拉地峡运河线路上修建全长250公里的输油管道。中国对克拉地峡方案表现出了积极姿态。
不管是从缅甸还是从泰国修建输油管道,中国都可以使石油进口尽量减少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从而有利于突破"马六甲困局"。
中东、非洲、中亚、俄罗斯、蒙古、东盟,再加上中国早已开展的与南美洲国家的能源合作,中国目前的能源外交已基本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
在努力实现能源输入多元化的同时,中国的能源外交战略还在向全方位迈进。
目前,中国正与英国BP公司展开积极的合作。《日本经济新闻》分析,中国此举是希望参与BP公司在全世界拥有的能源资源权益,参加其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开发活动,以及通过BP公司的帮助与产油国建立合作关系。
能否师从美国能源外交
中国能否在能源问题上突破竞争对手的"十面埋伏",攸关中国经济发展的大局乃至中国的国家安全。
曲星教授反对使用"遏制"一词来描述美国与中国能源竞争的政治目的,他认为"遏制"是冷战词汇,我们并没有明确的材料能够证明美国与中国的能源竞争就是要遏制中国的崛起。不过,美国的长期战略仍然是要阻止在全球出现一个能与美国相抗衡的力量。
外交学院专家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认为,与中国竞争也并不是日本的国家战略目标,就目前而言,日本更紧迫的任务是进行内部的经济体制改革。因此,日本的动向我们还需要等等看再做判断。至于如何应对中日间的这种能源竞争,他认为我们只能就事论事,提醒日本理性行事。
沈骥如研究员对《瞭望东方周刊》说,能源竞争的成败与国家实力有关,"安大线"及里海油田收购的失利,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的资金实力不如日本和美国。
沈认为中国的能源战略从中期来看应尽量争取海外能源,而长期而言发展新能源才是根本之策。至于能源外交,他认为中国能做的是要照顾合作伙伴国的利益,切实贯彻平等互利精神,实现双方的共赢。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能源问题专家查道炯《瞭望东方周刊》表示,中国能源外交在购买、提炼、运输等方面都还可以再做文章。比如与石油供应国的合作中,中国还可与更多的石油供应国签订长期供应协定,从而保障石油供应。
中国的能源外交能否学习美国的经验?专家们对此表示了不同的看法。
国际问题专家张国庆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认为,美国的能源有一些很有启发意义的特点。首先,美国的能源外交是美国的一种全球战略,美国长期以来一直在积极实施。
其次,美国的能源外交是一个系统工程。美国的能源外交是一种"海陆空"全方位、多管线的外交攻势。美国非常注意发挥公众外交的作用,国家领导人也非常注重培养与外国领导人的私人感情,而议员、地方议员、学者也都可以发挥"说客"的作用。
再次,美国的能源外交非常注重技巧。美国人在谈判时一般不会"单刀直入",而是迂回式的。美国往往是把援助、技术合作、投资、文化交流等多方面的事项与能源放在一起谈,与别人进行利益交换。
张国庆认为中国的能源外交在很多方面还可以再进行研究和部署。首先,在国内需要有一个能够协调各能源部门的机构,要有一整套人马、一系列政策来推行这项工作。
其次,在与外国谈判时也应注意整体性,仅仅依靠国家领导人的访问是不够的,还应该多方位地进行组织。谈判也不应就石油谈石油,而是应该技术、投资、文化等多管齐下,使对方心甘情愿地与中国合作。
另外,与外国合作时技巧也很重要,要能够考虑到别人的想法,打消别人的忧虑,而不能直来直去。
也有专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外交学院专家对《瞭望东方周刊》说,中国的能源外交与美国的能源外交不具可比性。中国推行的是需求性的能源外交,而美国的能源外交则更多的具有霸权色彩。
曲星教授对《瞭望东方周刊》说,美国能源外交的成功的重要原因是实力足、钱多。另外美国人在手段上软硬兼施,它既可以通过外交手段影响一个国家的内政外交,也可以直接派军队颠覆一个国家的政权。这些都是中国学不来的也不能学的,中国能做的只是推动建立更为平等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不管学术界的争论结果如何,中国能源外交的步伐依然在困难中继续前行。
6月28日,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研究员杨青介绍,中国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建设的一期工程已全面铺开,目前正着手拟订石油战略的相关法规以及一些管理办法。
7月8日,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副总经理孙治堂说,为了保障国家能源运输战略的需求,中海集团正在加快建设一支世界级的油轮船队。
他预计,随着中国远洋油轮船队建设的加快,5年内中国油轮船队承担的进口石油份额,将从现在的仅仅占10%提高到3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