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国敦煌研究院将对尚未开放的敦煌北区展开全面的整理工作。对北区的考古发掘,使敦煌“新添”243个洞窟,莫高窟原始面貌基本恢复。今天起至24日,央视新闻频道将每天从9点起,用两个多小时的时间现场直播这一考古过程。据介绍,此次直播将大量披露尚不为公众所知的最新学术成果和精美的敦煌壁画、文物。 重大发现
荒凉处添243窟
许多到敦煌的人,除参观莫高窟南区洞窟中精美的壁画、彩塑和在九层楼前合影留念外,很少有人对北区这一片荒凉破旧的“洞子”产生兴趣。由于系统性考古和深入研究的缺乏,多年以来,甚至连学术界也很少有人问津北区。北区成了被人遗忘的角落。
北区的全面考古发掘始于1998年,在此后的7年间,敦煌研究院的考古人员先后进行了不下6次大规模的考古发掘。 曾主持莫高窟北区考古发掘的敦煌研究院研究员彭金章说,对北区的考古,不但获得了重大的文物发现,而且解决了一些悬而未解的问题,最后确认,莫高窟北区崖面共保存有洞窟248个(其中有5个已列入洞窟编号);大量的考古文物的出土和新洞窟形制发现,还进一步证明,北区是莫高窟石窟群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是一批重要文献和文物的出土,填补了敦煌地区乃至整个中国石窟考古领域的空白。
连同南区的487个洞窟,莫高窟现存洞窟总数增至735个,基本恢复了唐代碑刻中莫高窟“窟室一千余龛”的原始面貌。
百件文物露真容
在此次系统性考古中,一批珍贵文物的发现和清理是莫高窟北区考古的重要成果之一,这也是长期以来外界最为关心和渴望了解的。在今年敦煌研究院成立60周年之际,敦煌研究院文物陈列中心首次将其中的100多件精品文物进行了展出。彭金章说,在诸多的出土遗物中,首屈一指的要数回鹘文、藏文、梵文、婆罗迷文、回鹘蒙文、八思巴文、叙利亚文等多种民族文字的珍贵文献,它们的发现尽管与上世纪初藏经洞的发现不可同日而语,但其珍贵的价值也让学术界吃惊不小。如汉文《排字韵五》文书是失传已久的佚书,西夏文《碎金》、《地藏菩萨本愿经》、《番汉合时掌中珠》残页都是国内甚至世界上现存的孤本,另外发现的回鹘蒙文、八思巴文、叙利亚文文书还是敦煌地区首次发现。
除文字资料外,在北区出土文物中,考古人员还发现了波斯银币、西夏钱币、回鹘文木活字等。彭金章说,波斯银币是东西方贸易往来的历史见证,过去在丝绸之路沿线,已经发现了1000余枚,但在“华戎所交一都会”的敦煌,却从未见过其“尊容”。1988年波斯银币在北区B222窟的发现,改写了敦煌地区不出波斯银币的历史。另外,在北区B113窟发现的28枚西夏铁币,填补了敦煌地区不出西夏钱币的空白。北区考古中48枚回鹘文木活字的发现,使敦煌研究院保存的回鹘文木活字总数达到了54枚,成为国内收藏该文物最多的单位。
在北区考古中,考古人员还发掘了一批铜器、木器、铁器、陶器和棉麻毛丝织品等,专家认为它们同样有较高的考古和研究价值。 直播看点
十窟现世
据介绍,敦煌现在向游客开放大约30个洞窟,每年开放的洞窟不同,一般旅游者一次能够游览其中的10个左右,但有些洞窟由于内部狭小或者出于文物保护的需要是从来不对外开放的。张继宏透露,这次直播中,将有10个不同年代、独具特色且从未向公众开放过的洞窟露面。
24日的直播中将有4座特别石窟被现场打开,这4座石窟修建于敦煌的鼎盛时期唐代,是敦煌精美艺术的代表。这其中包括被尊为“东方维纳斯”的45号石窟,敦煌最精美的“飞天”壁画的57号洞窟,被称之为敦煌“掌上明珠”的285号窟。
壁画打针
也许很多人都不知道,壁画的修复需要“打针”,就像人得了病需要打针一样。敦煌研究院有一支精湛的古代壁画修缮队伍,其技术水平在国内名列前茅,包括西藏布达拉宫和新疆等地的一些高难度壁画修复工作,都是由这支队伍完成的。为什么要给敦煌壁画打针?打什么“药物”?届时都将在明天的直播中披露。另据介绍,为不对壁画造成损害,央视将少有地采用冷光源拍摄,因为这种光源没有紫外线。
还原真迹
历经千年的敦煌壁画,除了开裂、剥落等病症外,其颜色也随着时间自然而然地发生了变化。记者了解到,目前敦煌研究院的科学家还用先进手段,根据壁画颜料的矿物成分、当地水土的酸碱含量和壁画的年代,来研究敦煌壁画原来的颜色是怎样的、和现在有什么不同。有些壁画上还有题记和题诗,但是随着年代的推移,很多题记已经看不清楚了,最近科学家们将这些模糊的痕迹拍摄下来输入计算机,用特殊的软件还原当年的字迹。直播中,观众们将看到被还原了的、千年前敦煌壁画的色彩和那些已经无法用肉眼辨认的题记到底写了些什么。
飞天之谜
敦煌的洞窟是有限的,到了元代以后的敦煌末期,山上已经没有合适的地方开凿新的洞窟了,人们就将很多老壁画覆盖,在上面绘制新的壁画。上个世纪初期,著名画家张大千在研究、临摹敦煌壁画的时候,曾经对少量元代部分壁画进行了剥离,露出了后面的唐代壁画。敦煌到底还有多少壁画背后隐藏着秘密?直播中将披露科学家用X光等先进手段对敦煌壁画的透视,告诉大家一些以前从未披露过的秘密。
飞天是敦煌壁画中的一个重要形象,但是飞天这个形象在我国是怎么产生和发展的?唐朝的飞天和元代的飞天在相貌衣着上有什么不同?直播中将专门有一个小短片讲飞天的故事。 敦煌“杀手”
风沙
经过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保护观测和反复试验,敦煌研究专家们认为,积沙、风蚀、粉尘是引起莫高窟壁画脱落、彩塑受损、岩体坍塌的三大风沙危害。
雨水
研究发现,经过千百年变迁,敦煌莫高窟洞窟小环境已基本趋于平衡和稳定,洞窟内的相对湿度变化不大,但受降雨、渗漏等影响,部分洞窟特别是崖体下层洞窟湿度比较高,且经常处在高、低湿度的变化之中,这样容易引起可溶盐的运移和局部富积,产生对壁画破坏最严重的酥碱病害。
霉菌
霉菌生长过程中的代谢产物及死菌体也会对壁画、彩塑的颜料层造成破坏,从而引起壁画变色。
游客
由于大多数开放洞窟空间狭小,内外自然空气交换差,当游人呼出的二氧化碳等达到一定浓度时,不但会使壁画产生酥碱,也可能会引起壁画颜料变色。
本月3日,敦煌莫高窟的游客接待量达到5539人次,成为莫高窟历史上接待量最大的一天。国庆黄金周前六天,莫高窟共接待游客19875人次,创同期历史新高。未来几年内,莫高窟的游人还会进一步增多。通往敦煌的铁路现已开始兴建,这意味着不久以后将有更多的人前来观光,莫高窟的保护将面临更大的压力。据新华社、央视、北京娱乐信报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