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浦殷行路一工地惊现明朝古尸!昨天下午,记者闻讯立即出发。
这难道是400岁“高寿”的明朝老太?记者眼前,这具古尸神态慈祥,皮肤完好,浑身上下没有一处明显腐烂,用手摸一摸,甚至还有弹性,全然没有想象中的“白骨森森”。古尸的手脚关节都能自由活动。古尸满头花白发,根根长得牢,丝丝分得清。上海科技馆标本专家张富强介绍,如此保存完好的古尸,上海并不多见。初步推定,死者60岁左右,身高1.57米,体态丰腴,应该家境较好,且并非死于长期消耗性疾病。
哪朝哪代如何定
发现古尸地是一处工地,工人打桩到两米多深,意外被一块极其坚硬的大青石板所阻。他们请来专家,挖掘清理,古墓重见天日。这是一个双穴墓,一黑一红两具棺木并排而卧,估计是夫妻合葬,但两位主人“命运”截然不同:老太尸身沉睡400年,保持完好;老头尸身却早已腐烂,只剩下头颅骨和少量脚骨。
专家判断此墓距今400年以上,为明代墓葬。依据之一是,陪葬品中有一支金属簪子,一端为尖锥、一端为勺匙,既可当簪子,又可用作耳勺,这是明代常见的“耳挖簪”;二是大青石墓板正是明代墓葬喜用材质,清代墓板多为花岗岩质地。
古尸为何能不烂
据张富强介绍,古尸不烂需要多种条件,最基本的是“真空”、“除菌”。该墓穴被巨大的青石板覆盖,尸体安放在双层的棺、椁内,椁是古代套在棺材外面的大棺材,棺椁之间以及墓穴口都用石灰浆、糯米、黄沙封得严严实实。专家把这种混合物称为“古代混凝土”,它的密闭性非常好,使穴内免遭氧化和地下水侵袭。同时,石灰浆具有杀菌作用,断绝了墓穴内细菌繁殖。从古尸身穿的大棉袄看,死者过世时,正值寒冬,这也为下葬前的尸体保护创造了条件。
为什么与老太同穴的丈夫尸身没有保存?专家解释,古尸不烂离不开巧合。可能他在下葬前,已经开始腐烂;可能是他的墓“古代混凝土”用量不足;更可能是丈夫先下葬,后为了夫妻同穴,又打开墓穴,导致腐蚀物质进入……
古尸研究价值何在
从墓葬本身和随葬品看,本市已多次发现类似墓葬,研究价值不高。但是,这具保存完好的古尸却是难得一见“宝贝”。张富强说,通过解剖古尸,可以知道400年前,我们的老祖宗患的是什么病;通过检测古尸脏器内元素含量,可以了解当时上海的环境优劣如何。更有想象力的是,从如此完好的古尸身上,科研人员完全可能提取她的DNA,对老祖宗进行基因层面的全面分析。
目前,这具古尸已进行了防腐处理,将予以长期保存。令记者没想到的是,这样完好的古尸,血管系统很可能健全,通过对其输液,能补充丧失的水分,使她皮肤更“嫩”,气色更“好”。(记者诸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