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塌陷最严重的地方是大同。”昨天(13日),山西省国有煤矿沉陷区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志勇告诉记者,“那里(的居民区)甚至专门设置有24小时监控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的装置,曾经还发生过耕地的农用车突然陷进坑里的现象。”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李连济教授告诉记者,1949年以来,山西省共采煤72.3亿吨,由此造成了大量采空区。采空区的塌陷,造成了包括矿务局所属不动产、附近居民等多方面的损失。
据了解,山西的国有重点煤矿,包括9大矿务局10大矿区构成的国有煤矿,已经开始了塌陷的治理工作。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山西9大国有重点煤矿采煤所造成的塌陷面积达1081平方公里,由此涉及的塌陷治理资金达89.3亿元;预计山西的9大国有煤矿将获得国家30亿元补偿金。
山西发改委一位官员透露,从2004年开始,山西已经专门成立了一个领导小组进行治理山西境内煤矿塌陷的工作。
“国家发改委自2003年便开始了这方面的工作,并于2004年6月发布文件,2005年开始,全国都要进行煤矿的塌陷治理。”刘志勇说,从2005年开始,预计到2007年,山西对国有煤矿的塌陷治理工作将能够完成。
“这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李连济说,因为涉及的范围广、时间久远,因此在具体的治理中,如何向各相关利害人进行补偿,比例如何,都需要——落实。
万柏林矿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告诉记者,山西的10大矿区中,他们已经上报了具体的赔偿金额,而其余9大矿区尚处于评估阶段或评估完毕未及上报。
“这个工程要求一户一表,评估过程很长。”李连济告诉记者,山西的塌陷系数为0.33,即每采1万吨煤,就造成0.33公顷地面塌陷,由此,可以简单计算出山西全省的塌陷面积。
“1949年以来,山西的采煤总量占全国采煤量的22.34%。”刘志勇说,由此可以估计出,山西的采煤塌陷补偿,也将占全国补偿的五分之一左右。
一位了解国家发改委塌陷赔偿方案的人士透露,对不同省份、不同的经济状况,以及不同的塌陷情况,补偿的办法和金额应该有所不同,“最低补偿达40%,最高可能超过60%。”他同时透露,山西上报的塌陷治理资金数额为89.3亿元。当记者向山西省发改委求证这一数字时,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大约在90亿元。”但他同时表示,这只是上报的数字,因为具体评估尚未全部完成,因此不能确定最终的补偿金额。
据了解,此次塌陷所造成的损失的补偿办法,采取省内上报中央,中央再通过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进行评估的方式进行,“估计最终的补偿金总额在75亿元左右。”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按国家财政出资40%的比例计算,山西的大同、阳泉、西山、轩岗等9大国有煤矿将得到30亿元补偿。
李连济认为,目前的补偿机制,是对多年以来积累的问题进行清理,“很多矿受益主体变化比较多,很难界定具体的责任人。”但在此次补偿机制之后,国家可能出台相应的政策,对煤炭生产企业征收相应的资金作为塌陷治理基金。
记者从山西省发改委另一位官员处了解到,2006年开始,山西将不再征收能源基金。但对于能源基金是否转为其他考虑,比如划出一部分作为塌陷治理基金,目前尚不得而知。
“这涉及居民、道路、上下水、医院、学校、电力等多方面的补偿。”李志勇说,这些补偿都需要大量资金来解决。
“补偿资金是很紧张。”大同矿务局一位人士说,按照补偿规定,矿务局出大约15%~26%的资金,个人出10%。“这总比这么多年不补偿好。”这位人士说。
中国煤炭工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郭云涛认为,在计划经济时期采煤导致的塌陷应该由国家承担赔偿责任,但在煤炭价格放开后,企业则应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应事先提取专项治理基金。
“国家应该明确规定,对环境的补偿金应事先计算进煤炭价格,”郭云涛说,“有些地方每年收取几十亿元煤炭出省费,本意是作为环保基金,结果最后都变成了财政补贴。”地方或者企业提取出来的环保补充基金必须用到环境保护治理上去,不能挪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