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海口1月18日电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迟福林近日在此间接受媒体采访时称,中国的改革仍处在攻坚阶段与关键时期。今年应着力推进改革,并实现某些重要改革的实质性突破。
迟福林指出,去年以税费改革为重点的农村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粮食大幅增收,农民收入明显增加。这不仅对农村经济,而且对中国宏观经济的稳定和宏观调控的阶段性成果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如果进一步理顺土地关系,真正落实“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农业将会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他分析说,从去年的实践看,宏观调控中反映出的经济生活中某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明显地同改革相联系,并集中地反映了以政府为主导的经济体制的严重缺陷。例如:盲目投资和低成本扩张的根源在于投资体制改革的严重滞后;土地市场混乱的根源在于土地制度改革与土地市场发育的滞后;信贷问题是国有企业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滞后的直接结果;电力短缺与垄断行业改革滞后有相当大的联系等。
迟福林说,今年是中国改革的关键时期,无论是国有企业改革,还是投资、金融、财政等宏观经济体制改革,都需要有新的、实质性突破,这将对“十一五”时期的改革将产生关键性影响。
他认为,现阶段经济改革都直接或间接地同政府转型相联系,都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政府改革的实际步骤。例如: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需要政府职能转变,并把大企业发展战略同中小企业的发展战略并举,为各类企业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经济环境和市场环境。投资体制的改革就是规范和限制政府的投资权限,给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更大的自主投资的空间。
在他看来,中国的基础性改革有了重大的进展,市场主体地位确立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的基本格局已初步形成。但是,在以政府转型为重点的结构性改革方面还远没破题。这涉及到宏观经济改革与微观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与社会体制改革、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改革等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