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家宝与教师亲切对话
北京2月3日电 北京前门东大街11号院里有两幢欧式建筑风格的红色小楼,这就是国务院参事室和中央文史研究馆所在地。小院里英才荟萃,书香四溢。
时光荏苒。转眼已是半个世纪的春秋,参事们调查研究,秉公参政,以自己的真知灼见为政府工作建言献策。馆员们崇文尚德,耕耘不辍,以丰富的文化艺术形式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小院连着中南海
设置参事室是新中国在国家政权建设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上的创举。参事室是政府主管参事工作的直属机构,具有鲜明的统战性、咨询性。早在1949年4月7日,毛泽东主席就电示华东局领导人,提出上海解放后应设立参事室,为建设新上海出谋划策。1949年10月28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任命了第一批共32名参事。目前,全国共有政府参事室41个,参事逾千人。参事们都是由政府聘任的有代表性、有影响和有较强参政议政能力的专家学者和社会知名人士。多年来,他们参与了大量国家法律法规草案和重要文件草案的修订修改,提出许多有益的意见和建议。
中央文史研究馆是国务院的一个具有统战性和荣誉性的文史研究机构。中央文史馆馆长、馆员由国务院总理聘任。受聘者大都是耆年硕学、社会名流。建馆后共聘任馆员240余位,包括符定一、叶恭绰、柳亚子、章士钊、齐白石、叶圣陶、萧乾、启功等一大批具有“德、才、望”的著名人士。
党和政府一直坚持对参事馆员政治上关心,工作上支持,生活上照顾的原则,参事文史工作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参事馆员们常常以“直通车”的方式向政府参政建言、反映社情民意。他们的铮铮直言牵动着中央领导的心。2003年,温家宝就任总理后不久,就到参事室、文史馆看望参事馆员,听取大家的意见。他充分肯定参事文史工作取得的成绩,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对参事文史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寄予殷切的厚望。
“多告诉我一些真实情况”
2003年9月10日,这个日子在参事馆员们的心中刻下深深的印记:这天,温家宝来到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看望参事馆员,与同志们座谈。
同参事馆员们一一握手问候后,温家宝一落座就说,在座的许多老前辈都比我年长,经历了很多,希望大家多告诉我一些真实情况。我常告诫自己,要记住聪明、老实是人生要义。“聪”谓多问多思,“实”谓实事求是。说话办事要有真情实意。白居易诗说,“心里为念农桑苦,耳中如闻饥冻声。”这就是说做官的,不管大官小官,都要把百姓记在心里。做到这一点不容易,终生做到更不容易。希望大家讲真话,提出宝贵意见。
温家宝情真意切的开场白打动了在场的同志,大家纷纷发言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温家宝认真记录,不时就参事馆员们提出的问题作出回答。座谈会气氛热烈,相谈甚欢。
温家宝仔细听完每一位同志的发言后说,大家的意见我回去后都要认真研究。参事室、文史馆的建立是中央正确的决策。50多年来的历史证明,广大参事馆员们为国家建设,为人民利益做了大量的工作,功不可没。
听到总理对参事文史工作的肯定和鼓励,大家热烈鼓起掌来。
温家宝恳切地对参事馆员们说,毛主席讲过一段话,说的是只有让人民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懈怠。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希望你们多反映社情民意,反映群众的呼声,对我们的工作经常进行监督,提出批评意见。
座谈会后,温家宝很快对参事馆员们反映的问题和提出的建议作出批示,批转到有关部门研究,并将结果反馈参事室。同年温家宝又请有关负责同志召开全国参事工作座谈会,对做好参事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2004年9月9日,温家宝委托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与国务院参事进行座谈。国务院还把国务院领导每年与参事座谈,直接听取参事对国务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作为一项制度确定下来。深受鼓舞的参事们深入实际,及时、真实地反映社情民意,为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而独特的作用。
“多了解下情,多反映意见”
吕德润参事是国务院参事室原副主任。他对去年和温家宝的一次通信记忆犹新。
2004年11月2日,吕德润就参事室工作人员耿大兵回乡见闻情况给温家宝写了一封信,反映了当前农村形势和实际情况。
温家宝很快亲笔写了回信:
德润先生:您十一月二日的信及大兵同志的回乡见闻均已收读,感谢您对党和政府工作的关心。今年由于实行了直接和有力的政策,支持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农村确实有了新气象。但是我们深知真正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还要花大力气,下苦功夫,锲而不舍地长期奋斗,任重道远,不可有丝毫懈怠。“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希望参事们多了解下情,多反映意见。请代问各位参事好。入冬了,请大家注意保重身体。顺颂日安。
温家宝
二00四年十一月十日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总理的信对做好参事工作寄予殷切期望,字里行间透着深情厚意。中央领导对参事文史工作的重视和关心给参事馆员们极大的鼓励。他们纷纷深入基层调研,认真撰写报告,充分发挥参政咨询、建言献策的职能,在农村税费改革、国有资产监管、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为中央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建议。
“把轿车转赠参事室、文史馆”
2005年1月27日下午,参事室、文史馆喜气洋洋,一辆簇新的奥迪轿车静静地停放在院中。温家宝总理把这辆德国赠送的轿车转赠参事室、文史馆,并写了亲笔信:
“参事室、文史馆:去年访德期间,德方提出赠我一辆新型奥迪轿车,以示对中国的友好。近日车已送抵,我决定转赠参事室、文史馆,供老同志们使用,特此函告。春节将至,谨向全体参事和馆员致以新春问候。”
院子里一片欢声笑语。几位参事馆员高兴地说:“今天乘坐总理赠予的新车,很高兴。德方赠送总理这辆轿车,说明了我国国际地位显著提高。总理把车转赠给以党外人士为主体的参事室、文史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党外人士的关怀和厚爱。”
辞旧迎新之际,听着春天渐近的脚步,带着对这些往事的深情回忆,参事、馆员们的脸上洋溢着发自内心的笑容,给小院喜庆的气氛中又添了几分春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