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邮箱 tougao@zjol.com.cn
国内 | 国际 | 浙江新闻 | 浙江潮评论 | 浙商网 | 长三角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社会 | 摄影 | 传媒 | 论坛 | 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国内新闻 > 国内新闻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春节全球化凸显中国崛起 国力上升论不可鼓吹

www.zjol.com.cn  2005年02月18日 17:25:52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每到农历新年,中国人都要庆祝其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但2005年的春节似乎比以往更热闹一些:多国政要纷纷向中国人民和海外华人拜年,世界各地庆祝活动也异彩纷呈。几千年的中国传统节日如今正走俏世界,令国人在阖家团圆的欢乐气氛中,感受到了春节的全球魅力。

  鸡年春节,法国总统希拉克、英国首相布莱尔、罗马尼亚总统伯塞斯库等多国政要纷纷向中国人民和华人拜年;美国总统布什已连续三年就农历新年发表贺词;英国外交部首次为中国新年举行招待会;联合国秘书处也首次为中国春节举办文艺晚会……

  2004年11月,美国纽约州将农历春节纳入法定假日;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在春节发行纪念邮票;新西兰、阿根廷、印尼等地的华人社区都在春节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

  “春节全球化”凸显中国崛起

  中国春节走出国门,这是普天同庆的喜事、好事。中国的春节走向“全球化”,从三个方面昭示出中国的崛起。

  首先,越来越多的外国人热衷于过春节,显现出中国传统文化深厚的底蕴。中国人过西方的情人节,已经有近二十年的光景,而西方人过中国的春节,只是近几年才掀起的热潮。中国传统文化逐渐走向世界,并在与世界文化的交融中逐渐由弱变强。世界各国文化的发展总是遵循由强国向弱国流动、由文化发达地区向文化欠发达地区流动的规则。圣诞节、情人节在中国的时兴,无疑是西方国家的国力较强大、文化较发达所致。如今中国的春节受到西方人的青睐,也与我国的国力迅速壮大、文化逐步繁荣关系密切。

  其次,春节“全球化”展示出中华传统文化旺盛的生命力。数千年的岁月风雨给中国文化的发展刻下了深深的印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争精神,“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情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情怀,是中国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厚重的精神动力。而秦汉文章建安骨,唐宗宋祖飘渺风则清晰地映衬出中华民族宏大的文化脉络。历经岁月的洗礼,已经成为世界文化的宝贵财富。从这方面来讲,中华文化不朽的生命力,给世界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因此,为了增强综合竞争力,各国都在维护自己的文化形象的同时,注重吸收外来优秀文化的精髓,为己所用,发展自己,不断扩大自己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这也是西方国家为何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其三,外国政府和政要重视中国传统节日,也是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结果。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发达国家也日益看重中国广阔的市场。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中国春节全球化的事实告诉我们:一个民族的价值不仅仅取决于它丰厚的物质积累和充足的现实财富,更取决于它能在什么样的高度上给自己的经历打上永恒的印记。这,也许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精神所要告诉我们的答案。

  “国力上升论”不可鼓吹

  对于春节的“全球化”,有一种比较突出的观点认为,这是中国国力上升的结果。例如,有论者指出:“中国春节得到世界的重视和承认,首先是中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中国国际地位稳步提升的一个表征。”

  把春节呈现的“全球化”趋势看作是中国国力上升的结果,这对于许多热切盼望中国强大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一支强有力的兴奋剂。但是,如果认为春节“全球化”的原因就是由于中国国力的上升,则未免失之于片面与狭隘。

  事实上,春节之所以在当前呈现出“全球化”的趋势,更主要的还是由于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等“全球化”的大背景造成的。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文化交流的频繁和高效率使得世界各国人民有更多机会去了解和吸收他国文化,各国对国内文化多元认识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美国总统布什在今年春节给本国亚裔的新年贺词中强调,“在庆祝这个特别节日的同时,你们帮助保留你们珍贵的传统及确保你们的家庭价值观、信念及尊重传统会由子孙一代接一代薪传下去。这种薪传亦提醒所有美国人——我们的国家是由这样独特构成,而多元文化已使我们的国家更强壮及更进步”;英国首相布莱尔今年首次在农历春节给本国华裔拜年时也强调,“像春节这样的节日起着把不同的社区更紧密地团结在一起的作用,使得英国的文化和传统更具多样性”。可见,这些国家之所以开始重视春节,正是出于承认国内文化多元的重要性,出于体现对本国少数族裔权利的尊重。

  另一方面,在“全球化”的当今时代,文化消费主义和实用主义流行,人们之所以会接受某一种来自异国的文化产品,往往并不是因为输出这种文化产品的国家国力强大,而是因为这种文化产品本身的魅力。韩国的国力在当今世界显然并非是最强大的,但是,中国公众对韩国流行歌曲、影视剧的喜爱,以致形成“韩流”。这也说明公众选择一种文化产品,首先是看这种文化产品本身对自己的吸引力而并非是某国的国力如何。

  简单地认定春节的“全球化”是中国国力上升的结果,有把春节当成是“中国国力上升论”的工具、借此鼓吹狭隘的民族主义之嫌,容易导致那些正开始接受和喜欢春节的外国人士的反感。这其实反而不利于春节在世界范围内的进一步传播。在“全球化”的时代,我们应该摒弃不必要的民族虚荣,更理性地看待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这也有利于我们自己以更加开放、理性的心态面对和吸收他国优秀文化。

来源: 国际先驱导报 作者: 邓清波 李嘉全 编辑: 张晖
 生活资讯 更多 
·明年艺术类考试实行网上报名
·本周六百大店庆 最低4折以下
·杭州钱塘江两岸色彩规划完成
·浙江省气象台:今天天气好
·货车过杭州湾大桥要穿反光背心
·杭州飞西宁呼和浩特航班取消
生活提醒 求职考试 消费商情
杭州天气 今日电视 今日影讯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联系方式  
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热线传真 0571-85310985
投稿邮箱 tougao@zjol.com.cn
联系地址 杭州体育场路178号
     浙江在线新闻中心
邮政编码 310039
责任编辑 何始玉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