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联合国历史上首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温室气体减排协议《京都议定书》2月16日开始生效。我国气象专家接受采访时强调,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必须积极应对国际减排压力,从维护国家利益和保证国家安全的高度认识气候变化问题,大力加强气候变化科学研究。
1998年5月,我国政府签署了《京都议定书》,成为第三十七个签约国。专家认为,我国目前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温室气体排放大国,《京都议定书》的实施将对我国的政治、经济和外交产生重大影响。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罗勇对记者说,虽然《京都议定书》中并未对发展中国家的减排指标做出限定,但国际社会对发展中国家参与温室气体减排行动的呼声日益高涨。我国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国际减排压力。
罗勇认为,应该从维护国家利益和保证国家安全的高度认识气候变化问题,大力加强气候变化科学研究。气候变化科学研究是评估气候变化影响,制定气候变化应对策略的基础,但是目前在气候变化领域的研究中还存在着相当大的科学不确定性。特别是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学者对气候变化关键科学问题的研究水平有待提高,在国际科学界的发言权不够,还拿不出有分量的科学依据来维护我国家利益。因此,需要加强气候变化检测、预估、影响评价和适应与减缓对策等领域的有针对性的基础研究,特别是在中国气候系统观测、气候系统模式研发、温室气体减排责任分担理论以及“低排放”甚至“零排放”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等领域的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