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6日电:“无论是解决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要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政府工作报告》在总结去年的工作体会时,将“必须坚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放在第一条。
代表委员们在审议讨论中,对这一体会感同身受。
科学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一年多以前,如果说“科学发展观”还是一个名词的话,那么,经过一年的理解与实践,这个名词已经成为人们可知可感、用于指导实际工作的准则。
“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民营企业确实经历了一个转轨的过程。一开始认识得并不深。”万向集团公司董事局主席鲁冠球代表说。“随着党和政府宏观调控措施的逐步深入和完善,企业开始认识到转变增长方式、坚持质量效益型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逐渐认识到科学发展的深刻道理。”
“科学发展观正是要创立一种‘优胜劣汰’的市场淘汰机制。”鲁冠球说,认识到位,就会发现科学发展观能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市场规范了,企业的外部环境得到改善,一大批不符合产业政策的企业也逐渐退出。而那些符合政策的、真正具有内涵竞争力的企业就有更多的市场和资源。
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更为可贵的则是全面、协调、可持续。“2004年宁夏经济运行和经济工作好于预期,就是得益于坚持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既考虑了长远发展,又注重了协调发展。”来自宁夏的马启智代表说。
抓机遇、迎挑战 提高发展质量
“长期以来积累的矛盾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要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从体制和机制上下大力气,做大文章。”来自浙江的楼忠福代表说:“落实科学发展观,不单是某个部门、某个行业的事,需要全社会统一认识。我们企业虽然只是社会的一个细胞,但也需要考虑如何顺应科学发展,掌握资源分配的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更是需要考虑如何推进科学发展。”
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代表委员们谈论的热点话题。“2004年的宏观调控措施,今年还必须坚持,真正走出一条科学发展的路子。如果放松调控,不仅去年宏观调控的成果难以巩固,而且经济运行中的矛盾还可能继续突出。”来自甘肃的赵鹏代表说。
要做好今年的工作,首先要认清面临的形势。来自山东的常德传代表说,报告中谈到“较好的发展基础”“各方面积极性高”“各种生产要素具有潜力”“国际外部环境对我有利”等,为我国今年经济工作带来了机遇;不过“保持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势头难度加大”“投资膨胀可能反弹”“资源对经济发展的约束强化”等,使经济发展面临挑战。在新形势下解决新问题、新矛盾,没有科学发展的思路,就难以取得成绩。
以人为本 突破难点
“3年就实现取消农业税的目标,意义重大。但我们仍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看到解决‘三农’问题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李建华代表说:“要抓紧解决农村经济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
缩小贫富差距,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门槛。鲍志强代表说:“必须继续统筹城乡发展,建立和完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反哺农业的长效机制。”郝如玉委员说,缩小贫富差距的一个重要途径是优先发展基础教育,政府在普及义务教育方面还要继续加大力度。
当前安全生产问题严重,重大特大事故时有发生,这也是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他们建议高度重视并强化安全管理。
“现在有的煤矿只管赚钱,不用科学的方法、靠科学的管理防止事故。”中国科学院院士许志琴代表说:“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发展科学,运用科学做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工作。现在有的部门不重视科学,这种情况亟待改变。”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已告别普遍贫穷时代,群众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但新的社会发展问题随之出现。”索丽生委员说:“应该尽快确立新的政绩评估体系。在衡量地方政府的政绩时,不仅看经济增长与财政投入,更要看群众关心的问题解决了没有,生活改善了没有,并以此作为衡量政府政绩的核心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