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代表团团长、中国常驻日内瓦联合国代表团代表沙祖康大使23日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人权会)第61届会议上指出,中方认为有必要深入探讨国别议题的存在问题以及改进方式,以推动人权会焕发新的生命力。
沙祖康说,目前国别议题已成为人权会最为政治化和最受争议的议题,发达国家经常利用国别议题审议“审判”发展中国家。他说,人权会30多年前设立国别议题的初衷是敦促南非摆脱种族隔离制度。但自冷战结束以来,人权会通过的100多项国别决议几乎全部针对发展中国家,人权会因此成为针对发展中国家的“公审大会”。一些发达国家将自己打扮成“人权法官”,将发展中国家视为被告,颐指气使,发号施令,这正是人权会难以摆脱信誉危机恢复生机与活力的根源所在。
沙祖康认为,国别议题的审议之所以充斥政治对抗,是因为某些国家借人权问题谋取政治私利。首先,一些国家总是好为人师,试图将自身政治制度和民主模式强加于人,以专制的方式在国际上推行“民主”,以自己设定的标准将各国划成三、六、九等。其次,国别议题审议存在“强权即真理”的倾向。任何一个提案国,不论提案理由与内容如何,只要具有足够的经济和政治实力,都可以通过种种手段拉足票数强行通过提案。再者,国别决议的标准遭到人为模糊。经社理事会1235号决议授权人权会在国别议题下审议各国“大规模侵犯人权”的情况。但多年来,双边关系好坏、国内土地改革、民族和解进程等纯政治性的问题,都成为一些国家提出国别提案的借口,国别议题审议被“私有化”,其客观公正性受到损害。
此外,国别议题下通过的决议很少形成协商一致,其中绝大多数以表决方式强行通过,有的票数十分接近。这表明,决议本身及其内容并不代表国际社会的普遍看法。长此以往,既不利于有关决议的落实,也有损人权会作为重要国际机构的权威。人权会已与促进国际人权合作的良好初衷渐行渐远。人权会无疑需要改革,但仅仅改变人权会的名称显然是不够的。
沙祖康强调,今年是联合国成立60周年,也是联合国的改革之年。国别人权议题是沿着老路继续走下去,还是有所改进更好地为促进和保护人权服务,是值得本届会议认真探讨的问题。近年来,有的国家提出为国别议题设定“门槛”,有的国家甚至提出彻底取消国别议题。中国政府认为,上述建议都有其合理的成分和积极意义,都应受到人权会的重视。
人权委员会成立于1946年,隶属联合国经社理事会,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全球性人权问题对话机构。人权委员会的53个成员国按区域分配原则选举产生,每年3至4月在日内瓦举行年会。本次会议预计于4月22日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