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品牌之所以在“苏丹红”事件中如此傲慢,与中国的食品检测标准不无关系。
我国1996年出台《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其中规定禁止将“苏丹红一号”作为食品添加剂用于食品生产。但10年后的今天,质检部门称,目前国家还没有出台统一的有关“苏丹红一号”的检测方法和标准。既然检测标准都成了问题,一些商家也就安之若素,声称“食品安全检验报告上从来没有苏丹红这个指标”、“关于苏丹红的定性,国家还没有出具官方的材料”。(3月18日《北京青年报》)
所谓书生议政,十年不成。看来政府有关标准制订部门与古时书生一样潇洒与迟缓。原本应该是消费者安全的守护神、企业质量安全的监督者,却如此潦草从事、形同虚设,消费者怎不心惊?一个检测标准,何以10年未定?
联想前不久央视3·15晚会新闻发布会现场,国家质检总局法规司的一位官员公开宣布,国外进口产品和麦当劳、肯德基、比萨饼等洋快餐都没有发现“苏丹红一号”。虽然他加上了时间限制,“到目前为止。”可现在,洋快餐却屡遭质疑。这只能说明,对于国内尚无标准的“苏丹红”而言,此前的有关检测结果可想而知。
没有具体标准衡量的企业责任,从来就不构成真正的责任;没有具体检测标准的禁令,从出台之日起便注定了空心化的后果。所谓企业的良知,从来难敌利益的诱惑。与其指责商家无良,不如反思我们的质量检测制度究竟出了什么问题?为什么有关部门如此漠视标准?
中国吃漠视标准的亏并非始于今日。茶叶向来是中国传统大宗出口产品,但在晚清时出口量急剧下降,从1878年的54%下降到1898年的18%。原因说白了很简单,当时与中国茶叶竞争的印度茶与锡兰茶,生产控制权掌握在英国人手中,他们按照欧洲茶叶市场度身定制出了一系列标准,既提高了茶叶的产量,也提高了茶叶的安全系数。中国小农式的各家各户十亩两亩的生产方式,不得不让位于标准化的大生产。
传统经济与现代经济的最大差别,是后者采用标准化的生产方式,而前者全凭感觉行事。所谓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要问施多少,全在心里头。这种小农式的标准虚无化陷阱,到现在还在让国人饱尝苦果。
中国企业在世界各国尤其欧美发达国家,四处遭遇严格的绿色壁垒、技术壁垒,代价不菲;另一方面,国内的各项技术指标却像大号筛网,禁而不查,查而无标准可循的现象比比皆是。长此以往,国内企业市场份额迟早会陷入小农式的标准陷阱,晚清茶叶出口的悲剧还会重演。
有必要拿这次“苏丹红”事件作为一个契机,认真追究一下有关部门的标准制订情况与执行情况,并向广大消费者开诚布公地解释原委,承担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