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各自为政问题何日解决?
除抓“源头”的生产、加工环节之外,我国的食品安全在“终端”的执法方面也存在着“漏洞”,部门与部门、法与法之间的重叠,让问题变得棘手和难以解决。
国家应考虑成立一个跨部委的全国统一的食品安全委员会,统一协调、组织、管理与食品安全相关的工作,对所有食品实施“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管理。要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监管执法问题,有赖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据悉,陕西省已经成立了食品安全委员会,负责牵头协调组织各职能部门的工作。
9《食品安全法》何时出台?
有专家分析,我国一直缺少一部针对食品安全的法律,主要原因是历史的原因,以前产品短缺,人们主要追求数量上的满足,不可能过多地去关注食品质量。现在物资丰富了,人民群众对食品质量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了。而法规条款名目众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问题的解决。
部门一多,各自执法、重复执法的现象比较严重。问题一出,质监部门就会依据《产品质量法》处罚,卫生部门依据《食品卫生法》执法,工商部门依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执法……部门与部门之间,法与法之间相互协调性差、配套性差的问题十分严重。可以肯定的是,《食品安全法》呼之欲出。
记者说话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人命关天,现实存在的问题必须下大力气整治才行。因此,尽快建立链条式的食品安全全程监控体系,尽快设立一部便于操作,涵盖从生产到流通各个环节的食品监管法规条例成为当务之急。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雷家骕教授呼吁,目前,多数厂家还未形成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还是以追求利润为第一。厂家进行食品生产时,不是以消费者健康为重,更多考虑的是如何减少成本、增加利润。因此,才会将低价格的工业染料用于食品生产。他认为,食品安全的监管链应是完整的,政府部门应对整个过程进行监管,政府部门应形成有效的一体化管理,而不要各自为政。此外,国家的食品安全和卫生防疫预警机制以及相关应急机制也应及时建立。
据悉,日前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公布将25项法规列入今年的立法计划,食品安全形势日趋严峻,食品安全管理条例是今年立法项目的重头戏。据了解,《食品安全管理条例》将于今年11月提请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审议,该条例从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责任与管理、食品安全制度体系构建、政府监督管理、标准与检测和法律责任、处罚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规定,基本涵盖了食品安全管理的全部内容。
北京显然已经走在了前面。那么,我们身边的法规条例何时出现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