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赤峰市喀喇沁旗“3·31”突水事故现场获悉,4月5日事故抢险取得重大突破,井下的搜救工作也已经展开。
事故紧急抢险指挥部副总指挥王士华告诉记者,目前失事作业面巷道内的水位已不足35厘米,北副井水已基本抽干,抢险工作的重点已经从排水转到井下的勘察和搜索阶段。
记者了解到,失事矿井主副井通风后,抢险队员已向失事巷道内进行喊话,但未听到回声。但考虑到事故已发生130多个小时,如果有生存的矿工,身体也已极度虚弱,可能已无力呼救,因此剩余的6名矿工仍有生还的可能。
王士华介绍说,早晨8点50分,6名专业抢险队员首次勘察了失事巷道。参加勘察的赤峰市平庄煤业集团公司救护大队副队长郭占玉说,失事巷道内的积水已不多,失事巷道的底板上淤泥厚约50厘米,加上巷道内积水深浅不一,一些地段的巷道底板尚未露出,抢险人员行走非常艰难。同时,巷道内的基本资料不全,深处的淤积情况也不得而知,因此郭占玉等人无奈在挺进20多米后返回。
郭占玉说,眼下无法确定出水点,失事的第三作业面中段的情况也未勘察到,但再次发生突水的可能性已不大,但巷道顶板有脱落的危险,底板有塌陷的危险,因此搜救应该谨慎进行。
据悉,在第一次勘察的基础上,下午14点内蒙古自治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副局长王英夫等一行13人再次勘察了失事巷道,但因淤泥太深,而且清理起来异常艰难,只得在深入巷道35米后升井,并根据井下情况初步拟定了搜救方案。目前搜救工作已按初步拟定的搜救方案展开。
王士华告诉记者,搜救工作的第一步是在巷道内的小铁轨上搭木板,然后进行搜索,尽可能地往失事巷道深处探查,以弄清有无生存或遇难的矿工。如果发现活着的矿工,就在井下立即施救。如果发现遇难矿工,则马上向地面指挥部报告,并研究打捞方案。
截至记者发稿时,30多名抢险队员已经第三次深入到失事巷道内搜救,但仍未发现失踪的矿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