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911事件特别是伊拉克战争以后,美国加大了对中亚的政治、军事、经济渗透,对我国参与这一地区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构成了挑战。专家指出,在此形势下,我国企业“走出去”以购买油田股权的方式,积极参与周边缅甸、越南、泰国等国家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并利用地缘优势共同建设周边国家至云南等西南省区的石油天然气输送项目,将成为我国石油企业的又一重要选择。
而这一选择在地缘政治和经济层面上都不能忽略印度的存在。2004年印度在能源消费大国的排名中上升到第四位,仅次于美国、中国和日本。中印寻求海外能源的竞争已不可避免,俄罗斯、伊朗、澳大利亚、苏丹、委内瑞拉、越南、缅甸和整个西部非洲……几乎每个能源富国,都同时成为中印能源外交的目标。尤其在修建中缅石油运输管道的问题上,中国很有必要取得印度的合作。
能源安全对各国的战略意义都过于重大,当务之急是如何实现和平竞争。新加坡《海峡时报》2005年3月初评论说,中国和印度有可能于今后30年在世界主要产油区,比如中东,结成重要的战略联盟。由于中印关系的发展交织着历史积怨和现代的嫉妒情绪,要真正实现这种合作尚需不懈努力。
东南亚成中国主攻方向
一条曾被新浪置于头条的新闻是:继2004年11月中菲双方签署在南海共同研究油气资源协议后,越南于2005年3月14日加入了中菲之间的协议。3国石油公司发表的联合新闻公报说,这一协议不损害各国政府在南海问题上的基本立场。
尽管这项协议目前只停留在前期评估阶段,不涉及后期勘探、开采,但却标志着中菲越在海洋能源勘探开发问题上迈出了历史性、实质性的一步,也表明中方一直执行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政策正在加速推进。未来不排除其他东盟成员加入与中国共同开发南海资源的行列中来。
由此似乎不难预判,在中东、非洲、拉美的石油主产区离本国太远,俄罗斯和中亚的情势又不稳定的情况下,中国逐渐把海外能源布局的主攻方向“收拢”到东南亚。
最近,在中国与东盟的能源合作方面,另有一件事颇引人注目,那就是中国和缅甸修建输油管道的计划。这条管道将从缅甸西南部(实兑)海岸一直通到中国的云南省昆明市。该计划虽然还没有正式公布,但是仰光的消息灵通人士指出:“缅甸政府官员2004年12月在视察中国已获试钻权的矿区附近时说,这里要新修一条公路,一直通到中国的云南省。中国似乎打算随后铺设输油管道。”
香港《文汇报》2005年1月10日报道说:“中缅石油管道已通过论证。”大陆的官方渠道也证明了这一说法并非空穴来风:重庆市常务副市长黄奇帆3月22日透露,重庆市政府和中石化正在向国务院争取,从缅甸铺设一条石油管道,经云南进入重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