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家庭的孩子
讲述者:李多力
人物:李多力,李范五之子,俄语名托利亚,5岁进入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
我于1936年出生在莫斯科。1941年德军进攻苏联时被转移到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之后的10年里,儿童院就是我的家,院长、老师就是我的父母,我们生活在一个名副其实的国际家庭里。如今在我昌平的家里挂着两幅2米长、80厘米高的油画,都是我请人根据照片画的。其中一幅《红色的塔尔卡河》,那就是儿童院外我和伙伴们玩耍过的地方。
战争爆发时我才5岁,印象中几乎每天晚上都要被附近机场刺耳的警报声惊醒。一听见警报声,我们就没头没脑跟着老师拼命往树林中跑,钻进防空洞,一呆就是一夜。第二天早上出来一看,到处是德国法西斯的轰炸机留下的残迹:遍地是弹片和被炸得七零八落的树枝。
尽管苏联政府和人民尽了最大努力,也只能保证供应我们每人每天100克面包。对于我们这些正在长身体的孩子来说,根本就吃不饱,尤其是大一些的孩子,还要承担伐木、挖防空洞等重活。于是,我们小班的孩子开始种菜、放牛、养猪,以此解决儿童院食品不足的问题。每个星期有二三次,我和伙伴们要步行到十公里外的地方种土豆、黄瓜、西红柿。一天下来,觉得两腿酸极了。
我还参加了儿童院的木工小组和维修小组,自己做床、桌子和椅子。这些手艺至今没有丢掉。在儿童院里养成的爱劳动,自力更生的习惯跟随了我一生。
令我难忘的还有我在纺织厂的“妈妈”和哥哥姐姐们,1945年的一天,纺织厂的厂长、一位亲切的阿姨来到我和另外三个外国孩子身边。她说:“你们的父母都不在身边。今后,我就是你们的妈妈,厂里的工人就是你们的哥哥姐姐。”从此,每逢节日,我们四个就被接到纺织厂。哥哥姐姐们不是送礼物就是送好吃的。那时他们给的糖我觉得特别甜。
对于苏联和苏联人民,我一直怀着深厚的感情,我把这种感情寄托在我的集邮爱好中。我制作的邮票专集“苏联航天事业发展史”,多次在国内邮展中获奖。现在,我最大的心愿就是2011年加加林进入太空50周年时到俄罗斯去举办我的个人邮展,以此表达我对第二故乡的无限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