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少奇之女刘爱琴:我学会了踩缝纫机
讲述者:刘爱琴
刘爱琴,刘少奇之女,俄语名爱琴(中文名字的发音),14岁进入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
1939年8月底的一天,父亲把我和哥哥(刘允斌)叫到身边,问我们愿不愿意去苏联,并说到那里要好好学习,锻炼身体,回来后建设祖国。第二天我们就告别了父亲,离开延安,坐汽车到兰州,在那里和稍后到的周恩来伯伯和邓颖超妈妈汇合。一同来的还有周伯伯的干女儿孙维世、陈昌浩的儿子陈祖涛、高岗的儿子高毅和陈伯达的儿子陈小达。
在新疆逗留了一段时间后,我们坐飞机进入苏联,并转火车抵达莫斯科,随后进入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
起初,在国际儿童院的日子非常幸福,大家一起学习、游戏。但是1941年夏天,苏德战争爆发后,一切就变了。
当时年龄大一些的外国男学员参军上了前线,一些学员进行了体检随时准备参军。我们女孩子接受了后勤方面的任务,做一些支援前线的工作,比如割麦子、收土豆、伐木头,慰问伤病员,给他们包扎伤口,为苏军战士缝棉袄,做冬天打仗用的白色斗蓬、手套。
那时候有五六台缝纫机,学员们轮班做,没有停的时候。我每天很早就起床,坐到缝纫机旁,只想着打仗的红军战士能带着这些手套多打死几个德国鬼子。一共做了多少件衣服我没算过,但从那时候起,我就学会了踩缝纫机,到现在还没忘。我们还做一些刺绣的工艺品,一部分直接送到前线慰劳战士,另一部分用来换钱给伤病员买慰劳品。
我当时还被吸收进了红军后备军。老师看我年纪还小,不同意我和一些大孩子一起参加夜间巡逻。我找到老师,费了好大劲跟他说,我不怕苦、胆子大,总算老师同意让我和其他同学一起站岗了。
当时,斯大林号召苏联人民一起抗击法西斯侵略。我们也觉得应该和苏联人民站在一块儿。我虽然没有在国内为抗击日本做出贡献,但是在苏联弥补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