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宋会以“两岸一中”诠释九二共识,很清楚地说明了两岸同属于一个中国的事实。更有人指称其比“一中各表”又进一步,可圈可点,使“台独”无路可走。那么,这神来之句是如何酝酿出来的呢?
香港《东方日报》此间载文指出,早年在美国乔治城大学获政治学博士的宋楚瑜,过去几个月为胡宋会做准备工作时,参考大量涉及两岸政治问题的资料,包括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基辛格与周恩来谈判发表联合公报的过程,即2月27日发表的“上海公报”。
基辛格提出的意见,写在公报上,美方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对此美国不提出异议。
上述几句话给中美建交奠定了基础。宋楚瑜访问大陆前,业已思考比“九二共识”一词更强化表达“一中”的问题,但如何形诸于文字而又为两党接纳,颇费周章。
亲民党和中国共产党的专家和幕僚,磋商十多回合,宋楚瑜极力主张“两岸一中”比“一中各自表述”更加清晰,没有争拗余地,符合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的原则。同时,民族性强过政治化。
在5月12日下午的胡宋闭门会谈中,据亲民党人士指称,宋楚瑜提出“两岸一中”,胡锦涛即点头拍板。宋氏为之振奋,因为一句话,一个政治名词,可能就是两岸和解的一大步。
文章指出,这个新政治名词,实际上也是一道桥梁。一般认为,陈水扁不愿意以国民党执政时期和大陆达成的“九二共识”与大陆谈判和解;大陆也不愿美国介入两岸和谈;“两岸一中”是新出路,但陈水扁至今却仍在百般抗拒。
从“九二共识”到“两岸一中”,台海局势几经风云变幻。宋楚瑜在胡宋会致答谢词时,引述易经所说:“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这就是变通。
文章写道,“化而裁之”,是把过去的恩恩怨怨裁掉,变出新局。但有所变,有所不变,不变的是两岸人民都是炎黄子孙。
宋氏又引用孙中山先生的话,要立志做大事,而不要做大官。这是易经所说“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
文章指出,变有多种,变在象形、变在指事、变在会意、变在转注、变在谐声、变在假借;此外还有变在人心;人们关心“两岸一中”今后如何演变,无论如何,在两岸问题上,变才可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