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上海,再看看四行仓库,是最后的心愿
杨养正:只有在梦里,我回到过上海,回到过四行仓库。子弹在身边飞,仓库厚厚的墙壁把我和战友们掩护着。我们冲啊,冲啊,但是没有声音。
孤军营,是什么样子?我都记得清清楚楚,那里的一草一木,真想再看看。
我和老伴都说了整整60年了,回上海看看,看看自己战斗过的上海,这是我最后的心愿。
一身旧中山装,坐在藤椅上费劲地挺直腰板,羸弱的杨养正老人再努力,也无法重现当年冲锋陷阵的勃勃英姿。英雄已老。
然而,精神不老,传奇不老。
老人的战斗故事,还有老人珍藏的一纸抗战奖状,仿佛凝聚了那时的风云,在60多年后感动两座城市、一个时代。
重庆《时代信报》在作《寻找抗战老兵》专题采访时,“幸运地辗转找到了杨养正老人”,记者发现藏在平淡晚年里的老人,他的经历如此不凡。
读了报道,重庆网民“有一说一”感动了,慕名登门。在年轻后辈前,老人唱起了那首久远的《八百壮士歌》。“有一说一”顿时泪流满面。当夜,他通宵整理老人的资料,发在网络上。
网络上,立刻敬意如潮。有人说:我敬仰他老人家,他们是中国的脊梁。本人出生在上世纪70年代末,一直都非常尊重那些为民族利益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等我有了孩子,我一定要给他讲这样的英雄故事。大家感慨纷纷:老人家的境遇深深触动了我们。从某种意义上讲,让老英雄们回到我们全民族的记忆中,就是对他们最好的慰藉。
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副馆长沈建中,听到消息愣住了,足足有几秒钟说不出话来。早在1998年,纪念馆还未成立时,上海人就开始寻找当年保卫四行仓库的八百壮士。7年多来,寻访的足迹遍布全国很多地方。往往欣喜地赶过去的时候,得到的都是他们已经去世的消息。
“杨爷爷,我们从上海来看望您了。”沈建中和老人,双手紧紧相握。我们对民族记忆的找寻和抢救,此时在这位“八百壮士”唯一健在者的身上得以实现。
“阿拉上海人,上海是我的第二故乡。”老人颤巍巍吐出并不标准的上海话,上海是他一生珍藏着的思念。
“这是四行仓库的照片,这是《八百壮士》VCD……”918爱国网站总编吴祖康,一一送上精心准备的礼物。
一并献上的,还有无限尊崇,来自杨养正老人曾战斗过的地方——上海。
四行仓库,好吗?上海,好吗?
问候自己曾出生入死保卫过的地方,杨养正老人铭记的是那时历史、那时豪情。
杨老,您还记得您的战友吗?还记得您战斗的经历吗?
问候杨养正老人那时历史、那时豪情,我们感怀的是一种生生不息的精神和力量。
时间流逝,历史的亲历者,往往成为历史一种至情至性、有血有肉的表达。
抗日老兵们“多少清苦积成了手茧,星辰一样的历史把岁月点燃;多少辛酸写满了容颜,皱纹一样的历史把岁月磨穿。”历史赠予今天的,已不仅仅是历史本身。
问候的电话,又打来了。电话来自海峡那头的台湾,打电话的人是杨养正当年的连长上官云标的儿子。
杨养正老人全身一颤。有人帮忙按下了免提键——
“我父亲1967年去世了。我今年60岁了,抗战胜利那年生的。”
“你父亲他是我的连长,我是排长,我们那时都是在一起的。他走了,我痛心啊……”
“能够与和父亲一起战斗过的您通话,我很高兴。你们为民族作过贡献,我敬佩你们!”……
“中国不会亡……你看那八百壮士孤军奋斗守战场,四方都是炮火……”再一次,杨养正唱起那雄壮的《八百壮士歌》。挺直着腰板,用劲地吐出一字一句,昂扬得仿佛不曾老去的23岁年华。
“四方都是豺狼,宁愿死不退让,宁愿死不投降……”没想到,电话中上官连长的儿子竟也一字一句,同声高唱起父辈的战歌。
电话两端,海峡两岸,同样的歌声交织在一起。歌声穿破逼仄的院落,豪气冲天。刹那,浸润着泪光的历史,醒来,带着曾经的风华,跳跃于这个春天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