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林业局有关负责人19日说,受人类活动的强烈影响,我国沿海防护林近几十年遭受了严重的人为破坏,目前的沿海防护林总量不足,难以承担抵御海啸和特大风暴潮的重任。
红树林面积骤减近七成
沿海防护林体系包括红树林、滨海湿地、海岸基干林带、城乡防护林网、荒山绿化等。作为沿海防护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红树林经过上世纪60年代的围海造田、80年代的围海养殖、90年代的开发建设,由6万多公顷减少到目前的2万多公顷,面积骤减近七成。
一些地方湿地大量流失
这位负责人表示,沿海防护林处在经济活动频繁的海岸地带,极易遭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和破坏。一些地方为了眼前利益,在沿海防护林体系内毁林采砂挖矿,围滩养鱼养虾,砍伐红树林,甚至毁掉基干林带修建堤防工程,造成湿地、林地大量流失。
近岸生态处于脆弱状态
国家海洋局此前公布的《2004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也显示,由于陆源污染物排海,围填海侵占海洋环境,生物资源过度开发,我国近岸生态系统整体处于脆弱状态。在东南沿海的生态监控区内,人类活动对红树林等生态系统的影响仍在继续,部分地区海岸线发生明显变化。
此外,随着沿海地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土地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在国家严格保护基本农田后,一些地方把建设用地转向了林地和湿地,这对沿海防护林的保护和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
链接:抵御海啸屏障2010年建成
国家林业局局长周生贤19日说,到2010年,我国将基本建成有效抵御海啸和风暴潮等自然灾害的综合性沿海防护林体系,为万里海疆构筑起功能完善的绿色屏障。
周生贤表示,加强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是切实吸取印度洋海啸灾难教训,坚持以人为本,确保我国70%以上大中城市、1.25亿人口和全国60%以上国内生产总值及生态安全的迫切需要。到2010年,沿海地区将在现有基础上新增林地923.7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增加4.83个百分点。红树林面积恢复发展到9.51万公顷,沿海湿地得到全面保护,实现基干林带全面合拢的目标。
正在重新修订的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规划的重点,是沿海基干林带建设、红树林发展、湿地保护与恢复、农田林网和城乡绿化美化等,努力实现“三个扩展”:从相对单一的基干林带向以基干林带为主导的、多层次的综合防护林体系方向扩展;从一般的防风固沙等防护功能,向以包括增强应对台风、风暴潮等重大的突发性生态灾难在内的、相对巩固完善的多功能防灾减灾能力方向扩展;从防护林体系建设向包括城乡一体化在内的具有良好人居环境的、林业现代化的方向扩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