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上,云深处
合龙整整一昼夜
从没见过这般的奇观。
车行大桥刚出海,水雾越来越浓,很快,苍茫大海皆不见,无法极目远舒,眺望长桥卧波。
天不作美?前方一片白茫茫,不断延伸的大桥路面,却蓦然上升,又一段上升,恰似层层天阶,直入云海深处。
“全长约32.5公里的大桥,大约每隔6公里,就有一个通航孔,桥面的起伏,落差可达30多米。既让船能通行,又有桥的美观,还减少了驾驶员的视觉疲劳,也算是‘一箭三雕’吧。”
车行大海上,一路所见,还有众多工人的忙碌。这一段正在压路基,那一段正在竖桥栏,吊车、缆机,以及就造在桥上的一间间工棚。桥下,就是大海。
最壮观的,自然是约18公里处。两根高耸的桥塔,192根笔直的斜拉索,拉起这海上的奇观。
更重要的是,桥塔正中处,正是大桥刚刚完成的结构最后合龙点。
坐工地电梯从桥面直下,记者来到桥墩下,那里是合龙前大海上的施工单位作业平台。一脸黝黑的上海建工集团现场施工指挥华春芳说:“激动人心啊,合龙整整一昼夜,但最初心里是一惊……”
那是在24日上午9时45分,总指挥黄融一声令下,合龙开始。
大桥最后一个缺口下,海面上,用驳运船驮着的最后一根钢梁,开始缓缓起吊上升。
“早上我一看,太阳的脸太红了,心里就一惊。搞工程的都知道,合龙最怕温度高。不过,那天的风倒挺赏脸,风平浪静。”
从海面到桥面,48米的高度,钢梁升了45分钟。一切的小心翼翼,全因在大海的风浪里合龙,史无前例。
10时半,钢梁与桥面齐平。90位工人人手一把电动扳手,冲向钢梁一侧衔接处的3986个高强螺栓孔,一拧就是5小时,一直到下午4时才好。
剩下另一侧,就得等最佳温度了。“两个月前,我们就准备好了最近5年的气候情况。”为的就是掌握合龙最佳时机。温度每上升或下降1摄氏度,钢梁就要伸缩3到4毫米,而施工的精度要求,是误差小于2毫米。
这一等,直到第二天凌晨。其间,备用的螺栓孔全打好了,辅助的连接板全装好了,工人一直没停过。
可直到次日凌晨3时,气温仍然偏高,最后这3986个连接孔,三分之二对不齐。直径24毫米的圆孔,错位达15毫米。
怎么办?不能再拖了,一过5时,太阳一出来,气温要更高。急中生智,现场调度,将第24号斜拉索,慢慢松了15厘米。
真绝。只见圆孔的误差,也慢慢缩小到2毫米,钢锤一打就通了。
凌晨4时半,冲钉全部锤进位,大桥全部钢梁“握手”。30串震天响,168个大炮仗,就在这天刚蒙蒙亮的大海上,欢天喜地半小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