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记者从国防科工委获悉,我国将首次发射专门用于太空育种的航天育种卫星。目前我国航天育种卫星项目已经立项,研制工作全面展开。
据介绍,航天育种卫星工程项目由育种卫星的研制、发射、回收、种子地面培育、机理研究与模拟试验等部分构成。航天育种是利用航天技术,通过返回式卫星或其他可回收型空间飞行器,将农作物种子和微生物带到200-400千米的太空中,利用太空中的空间宇宙射线、微重力、高真空、交变磁场等各种特殊因素对种子和微生物进行处理,使作物种子产生地面得不到的有益变异,最终经过选育试种,培育出高产优质新品种的育种方法。科学家希望通过育种专用卫星装载农作物种子,利用我国成熟的育种诱变遗传技术,开展太空育种,筛选出有着优异突变性能的农作物新品种。
根据设计,育种卫星是一颗返回式卫星,完成任务后将返回地球。而作为卫星的留轨舱———卫星的“微重力实验系统”,将作为“无人太空实验室”,在脱离母体后一直滞留于太空,继续“服役”。目前,育种卫星的“微重力实验系统”已完成方案设计,并已通过专家评审,具备转入初样研制条件,育种卫星研制工作进展顺利。
自1987年以来,我国先后利用返回式卫星进行了9次空间搭载试验,共搭载了包括粮食、经济作物、蔬菜、花卉、微生物菌株等多个品种,目前已培育出一批高产、优质的农作物新品系和新品种。但发射专门用于太空育种的卫星,还是第一次,科学家希望,我国第一颗航天育种卫星的成功升空,将为我国提供更多优质高产的“太空新品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