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回望
“黄金”裹“玛瑙”房檐插蒲蒿
北京人这样过端午
端午节在老北京的民俗中是一个大节日,与春节和中秋合称“三大节”,这一天除了举行赛龙舟、吃粽子等纪念伟大诗人屈原的各种活动外,还有很多独特而寓意深远又风趣的习俗,各处呈现出热闹的节日景象。
高巍告诉记者,从晋朝开始,粽子成为端午的应节食品。千百年来,不论南北,粽子一直是最受人欢迎的端午节食品。
北京自家做的粽子都是甜的,用苇叶包裹,可分为三种:一种是纯用糯米制成的白粽子,蒸熟以蘸糖吃。另一种是小枣粽,馅心以小枣、果脯为主。第三种是豆沙粽,比较少见。近郊农民推车进城卖的黄米粽子,以黄黍代替糯米,馅料用的是红枣。蒸熟后,只见黄灿灿的黏米中嵌着红艳艳的枣儿,有人美其名为“黄金裹玛瑙”。
在明清两代的北京讲究“熙游避灾”。初五上午,人们纷纷带着雄黄酒、五毒饼、粽子及夏令水果等从四面八方赶来天坛,谓之“避毒”。天坛是皇家祈年的圣地,又是名胜,仰仗天神之力以避毒瘴,又可以游乐,一举两得。
午后人们便离开天坛,有的到金鱼池,有的到高梁桥、满井、草桥、积水潭饮酒赏景,其中以金鱼池为最。
老北京人相信五月是恶月的说法,所以端午节的活动,有象征性的“扔灾”,也有实际性的防病。
北京人讲究端午节在门框上贴葫芦花,就是用红纸剪成葫芦形状,上刻五毒即蝎子、蜈蚣、壁虎、蛇、蛤蚧,贴在一张白纸上。那天家家户户都把女儿打扮得漂漂亮亮,头戴一朵朵石榴花。人们说石榴花是吉祥花可避邪除灾。出嫁的女儿这天也回娘家。她们用绫罗制成小老虎、桑葚、樱桃、葫芦、黄瓜、茄子,小辣椒等,用彩线穿成串悬在钗头和小孩背上,说这样可以避邪不染瘟疫,初五午时之后就要摘下来,连同贴在门楣上的剪纸葫芦揭下来,一并扔到门外,谓之“扔灾”。
节日期间,人们还要饮雄黄酒,在小孩头上用雄黄写一“王”字,有的还用雄黄涂小孩的耳鼻之孔。说是在夏日能避诸虫。还有人用古墨装到蛤蟆腹内,于端午午时放在太阳底下暴晒,谓其墨可治病。
端午节老北京人也在院门前和房檐下插艾蒿,这天也是老北京人的打扫卫生日,各家将菖蒲插在街门的两旁,以避邪驱瘟。由于菖蒲避邪,所以京城端午时,人们不论贵贱贫富必买蒲鞋,穿之过节,并在院内点燃艾蒿,驱蚊虫。节后有的人家将菖蒲、艾草收藏起来,备作药用或留作生儿“洗三”时,洗、灸之用。(信报记者张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