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构想,成为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福建团代表谈论的热点。我们就此问题采访了来自厦门经济特区的全国人大代表、厦门市市长张昌平。
张昌平高兴地对记者说,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把福建省的发展放到了一个更大的范围、更广阔的领域去考虑,更好地发挥福建在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两大经济区中间的联接作用,同时在对台关系上又产生一个特殊的影响作用。对经济区内部来说,可以加速经济区内各个城市之间的融合,能够使经济区内的几个城市的产业结构进行内部的调整提升,使整个的经济实力能够互补提高,加速区内的经济发展,降低与台湾经济的落差。另一方面,可以大规模地承接台湾产业的新一轮转移,密切与台湾的经济、文化交流合作,使福建省在祖国统一大业中做更多的事情,发挥更大的作用。
张昌平接着分析道,厦门作为经济特区,在全省人民的支持下,经过20多年的建设,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应当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厦门拥有对台、环境、港口等独特的优势,但厦门也存在地域狭窄、资源匮乏,产业链较短等弱点,限制其更快地发展。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提出,为厦门经济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天地。可以说,厦门应是经济区的带动者,也是发展受益者。厦门的产业链建设亟待与周边城市连接、配套。电子、机械、化工产业需要,轻工、食品、石材产业也需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也需要在周边建设产业基地。国家批准厦门的保税区、出口加工区、投资等政策都应当延伸出去。在现代服务业方面,厦门更要服务于整个经济区。港口物流业、商贸批发业、金融保险业、旅游会展业,乃至近年发展很快的教育、医疗、文化、体育产业,只有面向整个经济区,才能做大做强。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多作贡献。目前厦门已行动起来,今年将围绕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投入300个亿搞基础建设,规划建设东通道,公铁大桥、福厦铁路、龙厦铁路等,加快港口、航道建设和航空港、信息港的建设,沟通山海,联结漳泉,边结整个经济区。
张昌平充满信心地对记者说,当然,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国家和各部委的关心和支持。就像当年在深圳设立经济特区有利于解决香港顺利回归,有利于实施“一国两制”一样;现在对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推动和支持,实际上也将有利于台湾问题的解决,有利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早日完成。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构想提出不久,就引起各方面积极肯定和反响。我认为,目前最需要的是政策上的支持。第一是加强对福建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第二是对经济区的产业结构和大的项目的布局上的支持,第三是在两岸人员往来、商品流通、口岸互动、学术交流、人才互聘、旅游会展等各个方面给予特殊政策,给予适度的弹性。总之,厦门市将在党中央、国务院指引下,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努力争创经济特区的新优势,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兴起多作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