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市建委主任刘永富表示,未来五年内,经济适用房将控制在1000万平方米,比十五期间减少近500万平方米。
急需储备安排新的建设项目
“从规划到土地目前都无地可用了。”昨天下午,市建委副主任孙乾在向市人大常委会及人大代表汇报时表示,2006年本市经济适用住房可建设规模将不足100万平方米。这将是本市集中建设经济适用住房来的最低水平。
本市1998年开始集中建设经济适用住房,目前累计开工建设1915万平方米,竣工1488万平方米。从2001年至今,市政府明确了“每年新开工300万平方米,竣工200万平方米”的建设目标,经济适用房进入建设高峰。
今年以来,本市经济适用房建设项目已略显“后劲不足”,新开工规模约在200万平方米。“在建项目推进困难,后续项目难以为继。”孙乾认为,现有项目征地拆迁难度加大,建造成本上涨,使建设单位缺乏积极性,建设进度明显放缓,经济适用房的后续供应能力严重不足,供需矛盾突出。
社会需求量巨大
“控制规模、保障重点、以区为主、定向建设、完善政策、加强管理”这24个字,将成为北京市2006年至2010年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的指导思想。
据有关部门测算,今后5年,本市约需经济适用住房1100万平方米,其中包括因旧城文保和危改、城中村改造、奥运场馆建设、拆除城市临建、市政道路建设等动迁居民10万户。按其中50%购房计算,5万户家庭约需400万平方米的经济适用房。
“这1100万平方米中并不包括社会需求量。”市建委开发办的一位负责人表示。据这位负责人介绍,考虑到二手房的交易情况和新建中低价商品房会满足部分消费者的需求,本市今后5年的经济适用房建设规模将控制在1000万平方米,其中2008年前控制在800万平方米左右。
80平米成主要户型
“市规划委将严格控制户型面积,从源头上进行审批管理。”市建委主任刘永富强调。
据市建委提供的数据表明,2004年,经济适用住房户型面积90平方米以下的占54.9%,120平方米以上的占1.5%。
按照市建委“80平方米为主的中小户型,单套价款不超过32万元”的原则来计算,经济适用房的均价应在4000元每平方米。
通州、亦庄将建经适房
本市的经济适用房建设将由东北向东南和南部转移。通州、亦庄等规划新城的公共交通沿线将适度确定一批经济适用房的建设用地。
据孙乾介绍,为解决有效房源供应不足的突出矛盾,近期由市建委牵头,会同有关部门筛选落实了300至500公顷的储备用地块,以解燃眉之急。
市建委开发办的有关负责人认为,石景山、门头沟、大兴、朝阳等地将成为经济适用房的中远期储备和主要考虑对象。
控制小区建设规模
市建委开发办的负责人表示,今后经济适用房小区将以10万至20万平方米建设规模为主。
资格审查再加三道锁
市建委准备在现行的审核政策基础上再增加三项措施:首先是结合个人所得税明细制度,进行收入审核,请市地税局支持并协助做好相关工作;其次是在现行的网上公示基础上,增加新闻媒体公示扩大公示范围;最后是严厉查处虚假,进行媒体曝光。
据统计,建立购买资格申请、审核和公示制度以来,共有约17.5万户家庭通过审核,通过率为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