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香港文汇报报道,有关人士11日向该报透露,热炒已久的将端午、中秋、清明等中国传统节日列为法定假日的倡议已经提上官方议事日程,目前,专家就此事可行性的咨询、论证工作基本完成,如一切顺利,有望在明年进入立法程序。
据了解,根据初步设想,列入法定假日的中国传统节日包括清明、端午和中秋,但现行的全年休息日和法定节假日总数不会作大幅度增加。因此新增的法定假日将用压缩“五一”“十一”两个黄金周时间的方法进行调整。另外,除夕日也有可能纳入春节假期,以便让民众好好享受一年当中最重要的晚餐——年夜饭。
对倡议并非民热官冷
在近年来中国部分传统节日的式微而西方舶来节日兴起的背景下,民间力促端午等传统节日为法定假日的呼声一直十分高涨,而官方态度相对低调审慎。因此,有舆论认为,传统节日法定化呈现“民热官冷”的态势。
“事实上,官方对此事一点不冷。”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所研究员苑利向记者介绍说,有关部门对将传统节日纳入法定假日的建议一直非常重视,并早在一年前就在着手研究。但是节日是一个民族及国家的时间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牵一发则动全身,不仅需要结合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各方面的承受能力在观念层面达成共识,而且要在技术可行性角度通盘考虑,从长计议。因此,政府部门谨慎低调行事也是可以理解的。
研究工作去年激活
中国民俗学会会长刘魁立也向该报透露,早在去年春天,中央精神文明办公室就邀及包括他在内的五名专家探讨节假日架构以及如何安排时间的问题,专家们经过研究,对今后节假日设置提出相应的建议,并很正式地形成了书面意见书。这份意见书认为,目前中国的节假日体系存在着二元结构,就是在现有国家法定节假日外,有丰富历史内涵和深厚历史根基的一部分节日,却常没有安排休假时间。这种二元结构有必要改变,以舒展民众情绪。
刘魁立说,对这份报告书,官方非常重视,随后还征求了有关部委和更大范围学者的意见。至于此后官方部门有何进一步的具体决策,他并不了解,但能预料此事应该能有一个很好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