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展:明年可能进入立法程序 反应:成都市民赞成社会学家说“不”
昨日有消息称,热炒已久的将端午、中秋、清明等中国传统节日列为法定假日的倡议已提上政府议事日程。目前,专家就此事可行性的咨询、论证工作已基本完成,如一切顺利,有望明年进入立法程序。
根据初步设想,列入法定假日的中国传统节日包括清明、端午和中秋,但现行的全年休息日和法定节假日总数不会作大幅度增加。因此新增的法定假日将用压缩“五一”、“十一”两个黄金周时间的方法进行调整。另外,除夕日也有可能纳入春节假期,以便让民众好好享受一年当中最重要的晚餐———年夜饭。
据称,有关部门对将传统节日纳入法定假日的建议一直非常重视,并早在一年前就已着手研究。而早在去年春天,中央精神文明办公室就邀请了五名专家探讨节假日架构以及如何安排时间的问题,专家们经过研究,对今后节假日设置提出相应的建议,并很正式地形成了书面意见书。对这份报告书,政府有关部门非常重视,随后还征求了有关部委和更大范围学者的意见。
市民:放假纪念民俗更浓
就对“把传统节日列为法定假日”的看法,记者昨日随机采访了一些成都市民。他们大多表示了赞同。
市民王女士:我觉得除夕、中秋、端午、重阳都应该放假,甚至七月初七也可放假,何必非过外国情人节呢,传统的情人节可以过得更浪漫。
市民王小姐:我觉得像什么端午、中秋都放假不太可能。大年三十放假确实有必要。
市民张先生:除夕夜的团聚和年夜饭是春节最重要的标志,在外的游子和在外的民工,每年都要赶在除夕夜前到家,为的就是一家人在除夕夜吃团圆饭。赞成在除夕和清明、端午、中秋、元宵、重阳等传统节日放假。
市民王先生:现在人们对传统节日变得越来越冷漠,相反对洋节日越来越狂热了。难道节日也要和国际接轨?
专家:假已太多没有必要
昨日,当记者先后采访两位社会学专家时,出人意料地,省社科院社会学家胡光伟先生和四川大学社会学教授陈昌文都不约而同地表示:“现在的假日已经够多。”胡光伟先生提出反对意见称,过去的法定假日的制订确有一些缺陷,比如除夕这天就应该纳入春节中的法定假日,而民间也在这天形成了“事实上的放假”,但把端午、清明、中秋等民间节日纳入法定假日则“大可不必要”。民俗学者提出把清明、端午、中秋列为法定假日的建议不切合实际,“清明节是中国人扫墓祭祖的日子,但这一天不是所有人都要去扫墓祭祖;而中秋节有花好月圆人团圆的寓意,但现代人已将团圆的日子定在一年一度的春节;端午则是祭祀民族英雄的日子,祭祀先烈却没必要放假。因此,除了除夕日这天,其余的没有必要设为法定假日。”
而陈昌文教授首先对这条消息的真实性提出了质疑。他说,这是一件大事,关系举国上下。将民间节日纳入法定假日对有些产业来说适合,而对有些产业来说却是不适合的。“这将打乱一些产业的工作节奏。”因此,他不主张一刀切,“在传统节日这天放不放假,应由企业或产业系统自己决定,由市场决定。”他同时指出,现在“中国已经够好耍了,我们不仅有大星期,还有‘五一’大假、‘十一’大假、春节大假。”因此,他觉得即使消息是真的,这样的建议也是不妥当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