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没有专职技术员
-矿工不懂安全规程
-煤矿人才出现断档危机———
近年来,我国煤炭业矿难频发,安全生产成为煤矿的突出问题。记者调查发现,煤矿人才紧缺是这背后一个关键原因。由于技术人才流失,各地煤矿人力资源长期处于青黄不接的“断档”状态,煤矿人才危机亟待引起重视。
矿难频发凸现煤炭人才匮乏积弊
2004年是近10年来江西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最好的一年,但仍发生了几起重大事故。江西煤炭安全监察局局长贺爱民说,几乎每起矿难的原因都可找到人才匮乏的原因。
———2004年6月安福县大陂煤矿发生透水事故,事故前有明显透水征兆,及时撤退完全可以避免伤亡,但由于井下矿工缺乏常识,仍继续作业,最后导致5人死亡;
———上饶县双发煤矿发生瓦斯爆炸造成8人死亡,事故调查发现,井下6个采掘工作面总风量只有300方,根本无法形成循环风,如果有技术员,根本不至于发生惨剧;
———上栗县平安煤矿2004年7月发生近10年来江西最大一起顶板事故,事故原因竟是请来的“窑师”胡乱指挥,在盲洞上再打盲洞,大面积空顶作业塌方,造成5人死亡……
贺爱民说,大部分煤矿事故都与井下没有专职技术员,矿工不懂安全规程,违规操作有关。煤矿人才紧缺直接导致安全生产无人落实。
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铁岗认为,煤矿人才短缺是煤矿安全生产问题的关键所在。矿难频发一定程度上是煤矿人才危机爆发的结果。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路德信也说:“目前全行业的人才短缺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出现了普遍性、持续性的问题,其滞后效应更是不堪设想。”
“流出多、引进难”酿就人才断档危机
江西省属的天河煤矿党委工作部部长席云辉说,这几年煤矿要选懂管理、懂技术的人当矿长越来越困难。萍乡矿业集团2004年需大中专毕业生230人,到最后只招到110人,而且大部分到了矿办医院和学校,采矿、机电、通风专业没招到一个。
丰城矿务局最新调查显示,全局1.3万职工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仅1100人,与美国等先进采煤国家50%的专业技术人员比例差距很大。在这当中,35岁到50岁的占将近800人。这些技术人员退休后,断层不可避免。
记者调查发现,前几年煤炭行情不好、煤矿企业经济效益差,大中专院校招生、就业政策改革,煤炭院校压缩甚至取消煤炭类专业,煤炭企业人才只有消费没有培养,只有流失没有进入,以致出现“断档危机”。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路德信说,1998年,15所原煤炭院校招生数为1.5万人,其中地矿类专业近2500人;到2002年,这15所院校招生人数增加了近3倍,达4.2万人,但地矿类专业人数却减少了一半多,仅1026人。这一增一减,地矿类专业学生所占比例也由40%下降到5%,4年间全国就少培养地矿类专业人员近2万人。
解燃眉之急,培养人才是出路
为解人才紧缺的燃眉之急,不少煤矿企业采取了措施。2003年开始,萍矿集团开始实施了“百千万人才工程”,准备用三年时间培养100名优秀管理人才、1000名优秀工程技术人员和10000名优秀技术工人。为吸引大学生落户,萍矿还承诺在正常工资外,给每名大学生2万至3万元安家费。
江西省煤炭集团公司2000年一组建,就每年从各下属煤矿企业抽调100名中青年工人,到江西应用工程职业学院脱产学习采矿、机电、通风等专业。2004年扩大为每年200人。培训为期三年,全部由集团承担学费,员工带薪读书,数年下来花费在千万元以上。
自主培养延缓了煤炭企业人才断档的速度,但随着煤炭需求不断增加,企业开工量增多,煤矿人才紧缺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2004年,教育部为缓解煤矿人才紧张的状况,专门给中国矿业大学几百名单独招生的指标,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但对于年产近20亿吨原煤的我国煤炭业,依然是杯水车薪。
有关人士呼吁,国家应充分认识煤矿人才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在加强安全硬件投入的同时,高度重视对“人”的培养,通过特殊政策、经济手段加强舆论引导,创新培养模式,使更多人就读煤炭专业、就业煤炭行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