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重庆市委常委会、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分别正式审议通过了《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成果,目前该成果已上报国务院审批。这是记者在“魅力重庆网上行”采访活动中从重庆市规划局获悉的。
规划要为变化“补课”
城市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是20年。而重庆正在执行的城市总体规划是1998年经国务院批准实施的。该规划的编制始于1994年,当时重庆尚未直辖,是按计划单列市规模作的规划。由于对直辖后城市发展速度估计不足,特别是对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预测不足,在经过不到8年的时间后,城市实际用地规模已突破总体规划预期规模。2003年,重庆市规委会二届二次全会决定,开展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2004年2月27日,国家建设部批准重庆对98版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
重庆市本次总规的范围为重庆市行政辖区,面积8.24万平方公里。其中都市区主城九区,面积5473平方公里。确定的城市性质为:重庆是我国直辖市之一,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和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总规提出,规划至2010年城市化率达到50%以上,至2020年城市化率达到65%左右。
重庆城市发展攻略
新总规重新审视了自身的资源禀赋,注重完善城市功能。重庆市坚持科学发展观,采取6大策略。即经济、社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生态空间发展,集中紧凑发展,“多中心、组团式”发展,旧城更新与新区拓展相结合,交通适应与引导发展。
新总规提出,城市用地要以紧凑的方式进行布局和发展。通过相对集中的混合土地利用,增加土地使用效率,促使人口和经济的集中,保持公共服务设施系统的活力,有助于城市交通问题的解决和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同时,保持城市用地空间高度集中有助于非建设空间的保护,控制城市用地的无序蔓延,形成建成区与生态绿地间隔镶嵌的空间机理,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而在北美,城市布局较散,密度较低,缺乏中心。重庆市规划局一位处长说:“重庆市新总规参照了新加坡和香港的城市规划做法,地形决定了,重庆必须走集中紧凑发展这条路。”
重庆市历次总体规划,“多中心、组团式”是一贯坚持并得到高度评价的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策略。这种城市形态将特大城市分解为一系列较为独立,有完善的生产和生活设施的组团,大部分人的日常活动都能在组团内完成,同时通过增设城市副中心,减小城市规模扩张后对城市中心的压力。这种城市结构既保持了特大城市的规模优势,又尽量减少了由于城市规模过大带来的交通拥挤、环境恶化等城市病。
按照规划,重庆将形成一个城市中心(中央商务区)、六个城市副中心的城市中心体系。本次规划共设计16个组团。此外将以现有小城镇为主体,规划建设8个功能区、7个中心镇,32个一般镇。
山水园林生态城
新总规运用“生态优先”的规划思路和反规划的方法,在规划过程中,首先划定需要严格保护的空间和资源,再确定城市拓展的空间。体现了规划编制从注重开发项目逐步过渡到注重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明确空间管制的要求,突出保护资源环境的强制性内容。
保护和建立多样化生态环境系统,维护和强化整体山水格局的连续性和自然性。建设都市区森林生态大屏障,设立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郊野公园、水源涵养区与保护区、绿色廊道,将外围大片绿地与城区内的绿地、绿岛串联起来,在都市区形成网络型开放式复合生态系统。
在新一轮城市规划也充分融入了和谐理念。正在建设中的北部新区,坚持集约化发展,无论是人居环境,还是沿江景观带的设计,充分考虑人与自然的和谐。另外,规划中也特别注重城市天际线和建筑轮廓线的处理,保持城市“通透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