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在防治非典的征途中又迈出了坚实一步:中国和欧盟科学家联手,成功找到了15种能有效杀灭非典病毒的化合物,为合成非典治疗药物提供了新方法。中欧科学家今天在杭州结束的“中国—欧盟非典诊断及病毒研究”项目学术年会上公布了这一成果。
项目总负责人、德国吕贝克大学生物化学研究所所长饶富(Rolf)教授说,在“中国—欧盟非典诊断及病毒研究”合作项目的支持下,科学家经过一年的研究,已经分离出了15种化合物。实验证明,这些化合物能有效杀灭非典病毒。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研究院院长、项目组主要中方协调人杨焕明教授表示,在找到这15种化合物之后,再通过进一步的动物实验和临床实验,就能生产出非典治疗药物。
为寻找抗击非典病毒的药物,去年5月,包括德国吕贝克大学、丹麦奥尔胡斯大学、波兰科学院、中国卫生部国家临床检验中心、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和清华大学等4个国家的8家研究机构,在德国启动了这一中欧合作研究项目。欧盟为此提供了190万欧元的研究经费,计划在3年内找到50种能有效杀灭非典病毒的化合物。
据介绍,这15种化合物中,相当一部分是中欧科学家利用基因组研究、分子生物学等研究的相关成果新合成的,此外有部分是从“老药”中找到的。项目组从拥有几十万个化学物的数据库中发现了一个曾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等疾患的传统药物——肉桂硫胺,该药物具有十分明显的保护正常细胞,杀伤、杀死非典病毒的作用,从而实现了“老药新用”。该研究成果于今年5月发表在国际著名的《病毒学》杂志上。此外,项目组还发现,治疗疟疾的传统中药青蒿素,也能够有效杀灭非典病毒。
饶富教授表示,中国和欧盟首次在非典领域开展合作研究,其目的不仅在于找到有效防治非典的方法,而且将为国际科学合作提供一个成功的范例,共同防治登革热、禽流感等重大传染性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