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石家庄6月29日电(张洪河、李焱)在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到来之际,开滦赵各庄矿工人王文生,将父亲当年被掳往日本做苦役时穿的“窑衣”,上交给河北省唐山市党史研究办。
王文生的父亲叫王福全,是丰南前家营乡北杨庄人。1943年11月,正在地里干活的王福全,被日本人抓走。先是关在塘沽一个小木屋里,后坐船到日本北海道从事挖煤苦役。据王文生讲,父亲常回忆在日本近一年的苦役生活:劳工们每天要在潮湿的井下干十四五个小时活。巷道很窄,只能爬着干活,一筐一筐把煤运出来。劳工常吃不饱饭,饿得走路打晃。工头除了打就是骂,很多劳工被虐待致死,被投进大海或焚烧。当时同乘一船去的有一百多名劳工死在了日本。王文生说,父亲因为参与罢工,身上满是被日本人用刺刀挑的伤疤。
王福全1999年去世。临终前,他嘱咐儿子在适当时候把“窑衣”交给国家,让后人记住这段历史。
6月29日,记者见到保存完好、包括一件上衣和3条裤子的“窑衣”。其中,军绿上衣的铜扣子上,清晰可见日本国旗。一条裤子是粗麻料;一条裤子是雨布做的,上面可见手工缝的粗线针脚;还有一条裤子两腿膝盖处各缝了七处补丁。由此可以看出,主人穿着它经常跪着挖煤。
唐山市党史研究办副主任张振岭介绍说,当年仅冀东地区有33万青壮年被日本人抓走,他们一部分人被迫在侵华日军中做苦役,另有2000多人被掳往日本从事挖煤、装卸等苦役。他认为,“窑衣”是国内发现的为数不多的劳工服装,上面的日本国旗、扣子是有力的历史物证。它是日本侵华的又一罪证,是对日本右翼势力拒不承认历史的有力批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