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国内新闻 >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 > 图片报道 正文
  图片报道      
    

杨养正一家的"全家福"

www.zjol.com.cn  2005年06月30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收获爱情“日本鬼子不走不结婚”

  今年8月15日,是抗战胜利60周年纪念,也是杨养正和妻子赵孝芳结婚60周年的纪念日。一起走过风雨60年的爱情,其实也缘于美女爱英雄的古老故事。

  1944年,经过几个月的长途跋涉,杨养正来到重庆,他被安排在长寿第九残废教养院。

  长寿教养院附近的桃花街有一个小卖部,杨养正早就听说小卖部老板有一个妹妹赵孝芳,人聪明漂亮,还有文化。

  10月的一天,和往常一样,杨养正又来到这里买东西,一进门就被一个小姑娘吸引了:她穿着学生装扮,留着辫子,眉清目秀。

  赵孝芳也被眼前的杨养正吸引住了,“个子很高,长得也不错。”

  此后,杨养正一有空就常借机去小卖部。两个人的心思很快就被赵孝芳的姐姐看出来了,“你们要是有意思,就先订婚。”

  1945年春天,杨养正与赵孝芳订婚。但是,两个年轻人却郑重约定:日本鬼子不走就不结婚。

  于是婚礼就拖下来了。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第二天,教养院的伤残军人凑钱摆了5桌,一场特殊的婚礼在这里举行。

  “没有她,我可能也活不到今天。”如今的杨养正转脸望向妻子,眼睛有些湿润。

  壮士暮年,梦回四行成了杨养正60年来的最大愿望。得知老人的梦想之后,早报记者于6月13日先期赶赴重庆看望杨老,在重庆弹子石正街5号的一座老房子里,这位年逾九旬的老英雄向记者坦露了埋藏心底60年的思念之旅。回忆有些吃力,但梦想依旧明亮。

  重回上海:朝思暮想穿越60年时空

  你看那八百壮士孤军奋斗守战场

  四方都是炮火,四方都是豺狼

  宁愿死不退让,宁愿死不投降……

  两岸重唱《八百壮士》

  每一次唱响《八百壮士》,杨养正的回忆都会飞向远在千里之外的上海。时间推到2005年4月26日上午,重庆———台北。

  10时05分,电话骤然响起,杨养正全身一颤。有人帮忙按下免提键:

  “我父亲1967年就过世了,我今年都60岁啦。”

  “当年你父亲为掩护谢晋元团长受伤,被汉奸刺了6刀,6刀啊!他走了,我痛心啊……”

  “我听父亲说起过你,你们为民族作过太大贡献,我敬佩你们。”

  “中国不会亡,你看那民族英雄谢团长,你看那八百壮士孤军奋斗守战场……”杨老不自觉地唱起那首饱含热情的《八百壮士》歌。

  电话那头,也传来高昂的歌声,和杨养正沙哑有力的歌声交织在一起,震撼着在场每个人的心。

  当日,91岁老人杨养正和60岁的上官百成共同唱响《八百壮士歌》。

  杨养正,被认为是“八百壮士”中惟一健在者。电话那头的上官百成,其父亲正是当年国民党88师524团1连(杨养正所在连)连长上官志标,两人曾并肩坚守四行仓库,后在英租界被日军俘虏后失去联系。

  尽管没有伴奏,但浑厚、悲壮的歌声回荡在寂静的小巷,唱者激情澎湃,听者热泪盈眶。

  “要继承你父亲的遗志,为祖国统一,为民族振兴出力。”杨老忘不了对着话筒叮嘱。“我会的。我们两岸一定要统一,要团结起来。”电话那头传来坚定的声音。

  最后,一老一少约定以后在四行仓库见面。“就算是爬,我也一定要去!”杨老说得斩钉截铁。当上官百成邀请老人去台湾看看时,杨老轻松地回答:“台湾,可以去一定去!”

  其实,最近只要有人来访,杨老都会为他们唱上一曲《八百壮士》歌。唱者动情,听者落泪。这样的场面,在早报记者与杨老相遇的几天内并不罕见。60年的夙愿

  岁月变迁,曾经并肩战斗的很多战友早已先他而去。在杨老的心中,一个多年未能完成的夙愿,就是重回上海看看当年的战场和谢团长的墓地,

  “回上海看看,这个愿望在我心埋藏了60年,也是我最后的愿望。”

  但是因为种种原因,自从1941年离开上海后,杨老就没能再回去过。

  “他经常会在梦里喊,醒来后知道梦到当年打仗时的情形。”赵孝芳最知道老伴的心思。没事时,杨老就会回忆昔日的战友,然后他会用笔记下他们的名字。60多年过去了,他还能回忆起几十个名字。

  杨老甚至有时会莫名地责怪老伴赵孝芳,“因为你,我才没能回上海去看看。”此时,赵孝芳就会安慰他,“等你眼睛好了,就回去看一看嘛。”

  其实,战后不久,杨老差点能够成行,但是两岁的女儿在母亲怀里喊爸爸,让他最终没有走成。谁知这一等就是60年。

  “听说谢团长的墓地迁了,一想起他我就难过啊。”

  “孤军营也不在了吧?我们在那时里住了四年啊!”

       特殊的家庭会议

  重回上海,杨老的身体状况成了众人的担忧。

  5月9日下午,重庆弹子石正街5号。中国抗战老兵、八百壮士惟一在世者杨养正的家里,一场特殊的家庭会议正在举行。

  一边,电视里正在播放俄罗斯红场上举行的纪念卫国战争胜利60周年阅兵式。反法西斯的俄罗斯老兵穿着当年的军服,乘着二战时期的军用卡车,从红场上骄傲地驶过。

  是否给已经因白内障失明了10多年的父亲做眼科手术?是否送已经91岁的老人去上海寻访当年的战场?

  “动手术”,大家的意见很快达成了一致。但如果回上海,路途遥远,老人年纪也毕竟大了,身体能吃得消吗?

  听到大家的讨论,杨养正在旁边嘀咕了一句:“其实我没什么病,上次体检结果证明是可以坐飞机的,只要眼睛好了,所有的病就都好了。”

  “父亲这一辈子没有做过对不起国家的事情。他离开上海之后就再也没有回去过,都六十几年了,以后哪里还有机会再送他去哟。现在有这么多人帮助他,是最好的机会。”大儿子杨建中表态。

  回到当年浴血保卫过的四行仓库去看看,成了老人心中的结。赵孝芳告诉记者,“他经常低着头不说话,好像什么都没想,但是有时候他突然会抬起头跟我说‘我要回去’。”

  没有人愿意违背老人的心愿。一家人很快达成了一致,在父亲身体条件正常的情况下,一定帮他实现这个心愿,并决定由赵孝芳和女儿杨庆玲护送,并从重庆请一位保健医生随行。

  “我要去拜祭我的那些死在四行仓库的战友,他们才是英雄。”杨老真诚地说。

  虽然眼睛看不见,但是老人还是表达了强烈的愿望,“看不见,我也要摸一摸。”

  “知道他是抗日的英雄,也就没有在乎他的眼疾。”当年,年轻的赵孝芳虽然明知道杨养正左眼残疾,但还是义无反顾地嫁给这个“瞎眼”大兵。

  结婚后,赵孝芳一生从来没有机会走出过重庆一步。但是在她心中,有一个非常熟悉的地方,那就是上海的四行仓库和孤军营。因为在记忆里,丈夫不知道多少次给她讲过那个遥远而又伟大的地方。

  梦想大接力

  在获悉老人的梦想之后,早报记者和重庆一家媒体共同来了一个梦想大接力。

  6月13日,早报记者赴重庆看望杨老,刚从医院出院不久的他看起来还有些疲惫。

  此前不久,他在重庆大坪医院完成了右眼的复明手术。但是由于白内障时间太久,手术后的他现在仍只有光感,不能看到任何东西。

  但是,听说早报欲助老人完成上海之行,老人还是感到非常高兴。

  15日,重庆的热心人士高强帮助老人联系到当地有名的中医,为老人的身体作中药调理。

  此后,记者经常和杨家通电话,传来的消息说,经过近半个月的休养,老人的精神很快恢复。

  于是,一场迎接英雄归来的忙碌准备工作展开了。6月28日,早报一行10来人到四行仓库,宋园的谢将军墓地,孤军营等地实地联系。此前,已多次召开会议商讨具体的行程安排的接待工作。因为,老人毕竟91岁了,每一步接待工作都要做到仔细认真。

  28日当天,重庆媒体为杨老一行订好了车票。一切准备工作就序。在上海,我们等待着杨老的到来

  杨养正:我算不上是英雄

  打仗时没有想到退路

  记者:对当年四行仓库还有记忆吗?

  杨:记还记得。在马路桥梁后头。

  记者:当年你们四五百个人就是守在这么一个仓库里?

  杨:对,我守在旁边的三层楼,我们把两个仓库中间的墙打通了,可以来回走。

  记者:当时有想到退路吗?

  杨:没想到退路。但是我晓得有退路,后面是马路,那边外面是很高的墙。

  记者:有没有想到撤退的问题?

  杨:没想到撤退。

  记者:你们接到命令守在那个地方有没有考虑过后果?考虑到生与死的问题?

  杨:没有考虑过。

  记者:谢团长当年被杀害了,你们心里怎么想?

  杨:心里很痛苦,读当天的报纸,瞻仰遗容,挂半旗。

  记者:一只眼睛坏了,有没有想过以后生活怎么办?

  杨:没想过。不会接受引诱

  记者:杨老,当年在孤军营的时候,日本人向你们诱降,有没有人动摇过?

  杨:没有,升旗不让我们升,干涉我们,把我们抓起来,我们赤手空拳,他们用的是棍棒,我们伤了108个人。当时我们三天三夜没吃饭,绝食。

  记者:当时也有很多市民来看你们。

  杨:感谢上海市民,成千上万地来看我们,还写安慰信。“我不是英雄”

  记者:当时报纸也把你们这些人称为英雄。

  杨:也不能说是英雄,我们国家要亡,日本侵略者先侵略我们东三省,侵略我们台湾,那是不行的。

  记者:不觉得自己是英雄?

  杨:人民对我们很高的称呼,我并不觉得,打日本人是应该的。

  记者:现在抗战胜利60周年了,这么多人关心你,你心里是怎么想?杨:我很感谢(哽咽),很多领导看我。

  记者:包括很多学生、媒体,社会上很多人,他们心中还是记得你的。

  杨:非常感谢(哽咽)。上海、重庆、香港、北京,都来人了,我非常感谢。

  记者:你不觉得作为一个老兵,一个英雄,这是你应该得到的吗?

  杨:这是我应该做的,大家对我很关怀。

  记者:听说你的奖章还保存得很好?

  杨:这是我身份的证明。

  记者:现在大家都承认你是抗日英雄了,觉得你很了不起。

  杨:不是英雄么,承认我是抗日的就行了。

  记者:你也不想把自己当一个英雄?

  杨:嗯。

  记者:现在有些日本人不承认侵华的历史,你怎么看?

  杨:不承认历史是不行的。有事实啊。想回旧战场看团长

  记者:听说你一直想回上海看一看?

  杨:是啊,现在眼睛看不到了,看也看不到什么了。

  记者:除了看一下四行仓库,还有要去看谢团长的墓?

  杨:想医好眼睛再去。

  记者:什么时候有这个想法?

  杨:几十年来一直没有回去过,一直就想。

  记者:就是想看一下老战友,哪怕是墓也好。

  杨:身体好了就很想很想,想回去看一看。


来源: 东方早报  作者:  编辑: 朱小燕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