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国内新闻 >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 > 新闻播报 正文
  新闻播报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 一阙悲歌花园口

www.zjol.com.cn  2005年07月25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黄河之水何其壮哉!滔滔远从天上而来。

  67年前的6月9日,为阻挡日本侵略军进犯中原,国民党政府“以水代兵”,在黄河花园口实施了千古一掘,滔滔黄水从花园口奔泻而出。水势过处,人畜无处逃避,尽逐波去。田庐村陌皆付流水。人们呼声震天,悲骇惨痛之状让人不忍追思和溯想。这场人间浩劫,让一个小小的渡口一夜成名。

  花园口,成了黄河的伤口。

  花园口,同时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伤痛。

  黄河决堤后,黄泛区长达400公里,受灾面积29000平方公里。这一次改道所造成的危害遍及3省44个县,死亡人数统计高达89万。然而,花园口决堤有效地阻滞了日军,迫使其改变进犯路线,中日双方开始沿着黄泛区边界东西对峙。

  历史的诉说夹杂着悲痛。黄河花园口在特定的战争逻辑下,谱写下了一阙惊天悲歌。

  以水代兵

  蒋介石的战略抉择

  1938年5月19日,军事战略重镇徐州失守!日军西犯,豫东告急。蒋介石有些慌神,在武汉抗战的大本营再也坐不住了。他急忙飞往郑州,在第一战区长官部新址——陇海铁路局二十四号宿舍下榻。

  蒋介石还未安顿妥贴,第一战区就报告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日军已经攻陷兰封。蒋介石怒火中烧,忍不住就要亲自去开封指挥作战。就在这燃眉时刻,国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队中的党政军要人,纷纷呈送建议。有提出集中兵力在豫东和日军决一死战的,也有建议将开封、郑州等城市烧为灰烬,让日军无法下手。这些意见在蒋介石看来,多少是蹩脚和不可行的。

  而最早提出用黄河水阻敌的人是陈果夫。陈果夫在当时很受蒋介石重视,被其视为知己。因陈果夫在1932年曾一度组织过20万民工治理过淮河。自然而然的,他从黄河的字面上看到了“水”。陈果夫意识到,如果日军渡河成功,同样用水攻的计策来挟制国民军队,那后果就难以预测了。他立刻呈文给蒋介石:“台儿庄大捷,举国欢腾,抗战前途可从此转入佳境。惟独黄河南岸千余里地非常不易守。大汛时,恐怕日军决堤制我。如果我能取得武陟等县死守,则随时皆可以以水反攻。”

  6月1日,蒋介石召开紧急军事会议,在测定豫东大军向豫西山地作战略转进的同时,定下决心:掘开南岸黄河,拦阻西犯日军。

  此后,又有一些将领陆续谏言,要求掘黄河之水。6月3日,豫西师管区司令部刘仲元、谢承杰还致密电给蒋介石称:“徐州失守,日军主力深入豫东、鲁西,若不破釜沉舟,中州将不守。生等拟掘黄河之水,沉敌之主力。”

  以水代兵的决策,正是在如此众多的国民党各界要人的多次建议之后最终形成的。

  花园口决堤之前,蒋介石下命令:五十三军五十六师于6月4日夜12时以前在中牟县赵口掘堤放水。5日,蒋介石亲自打电话督促刘和鼎,语气坚定而沉重:“这次决口,有关国家民族命运,没有小的牺牲,哪有大的成就?在这紧要关头,切戒妇人之仁。必须打破一切顾虑。”新8师师长立即携参谋长魏汝霖赴赵口视察,下令工兵营营长蒋桂楷带大量炸药和地雷,准备爆破河堤。又令三十九军派一个团前往协助。同时悬赏千元,期于当夜决口成功。

  当晚8时许,赵口的石坝被炸开,但因水位低落,门口过水后仅仅流出一丈多远,就被塌方阻塞了。后来又有过几次爆破挖掘,但终因流水不畅通和塌方而放弃。

  最后,大家都将目光锁定了与赵口相距26公里的花园口。黄河的河道历来就有“铜头铁尾豆腐腰”的说法,意思是黄河的堤防所在的腰部是最脆弱的地方。花园口刚好处在黄河腰部的上端,这种决定得到了国民政府黄河水利委员会专家的肯定。

  童年回忆

  决口时的花园口村

  花园口决堤的惨烈景象如今已不复存在。当年黄河的决口处已建起崭新的扒口纪念碑,掩映在萋萋芳草和绿野之间。站在上世纪80年代郑州市政府新建的花园口高架铁桥上,看见桥下黄河水温和地流淌,河水轻柔地将细腻的沙土过滤到岸边,几个孩子光着脚丫踩在上面自由地追逐嬉戏。

  今年76岁的许秀茹是花园口村的原住居民,1938年6月9日那天,9岁的她和两个哥哥正在新8师决口的工作现场玩耍。

  许秀茹指着扒口纪念碑东南角的一片庄稼地说:“就是那里,有一座小桥,决口那天上午天下着小雨,我还踩着从小桥缝里淌出的流水玩呢。”

  许秀茹记得,黄河的水流越细越显得清澈,那座小桥和别的桥又不大一样。桥洞仿佛是新挖开的。水洼里还有不少调皮的河虾,窜上跳下和自己捉着迷藏。“那天真是大丰收,我一个人抓了一大篓子虾。两个哥哥只敢站在远处用目光保护我。呵呵,我可是什么事都不怕。那些当兵的也懒得管我,新8师的官兵都忙着彻夜扒口呀。”

  那一段时间,成群结队的国民党士兵,每天一大早就到花园口周围村庄的老百姓家里做宣传。让我们搬出去,意思是为了赶走日本人,花园口要淹掉,以后不能再住人了。“每家还发一块现大洋呢。”许秀茹说,他跟着父母和两个哥哥搬到远一点的新村去住,花园口方圆几十里地的人家都搬空了。

  据史料记载,国民党政府在掘堤前后为让堤下居民搬家,曾派程潜批发迁徙费万元交郑州专员发放。掘堤后,行政院又派曹仲植到郑州办理泛区善后,并设下几个粥场舍饭。

  然而这些努力不过是杯水车薪。决堤的下游却是一片汪洋,平日里一望无尽的庄稼和村落都被滔滔洪水彻底淹没了。“改道后的黄河水十分湍急汹涌,宽度是现在河道的5倍以上。”许秀茹伸出自己的胳臂比划着,眼里闪过一丝悸怕。

  许秀茹说,自己还是喜欢在扒口的附近玩耍,一点也觉察不出危险。事实上,因为花园口村在决口的上游,改道的黄河水并没有冲击到他们全村人腾空的房屋。

  许秀茹很庆幸自己处在花园口的上游,她也深知扒口是为了抵抗日本侵略者。在讲述的最后一刻,这位76岁满头苍苍白发的老人的嘴角居然流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扒口值不值得我说不上,只要能淹到侵略的日本兵就好。”

  被许秀茹痛恨的日本兵,在花园口决堤之后,有的被洪水卷入波涛之中;有的由于伤病被遗弃,等待自生自灭;其他的被迫集结于黄泛区以东动弹不得。

  新8师参谋熊先煜在1938年6月10日的日记中写道:“据报,侵至平汉路新郑之日军,曾将新郑附近铁桥破坏一座。又沿陇海线开封西犯之敌,已攻占中牟县城。因我掘堤,纷纷回窜,壮极狼狈,淹没者亦不在少数。”

  日军东史郎在日记中也详尽记述了被突如其来洪水围困的日军惨况:“这是一条因黄河决堤而重新形成的大河,士兵们死的死,伤的伤。遗留的军队已乱了章法,完全失去了方向感。最重要的是找不到食物,一开始还能扒到一些土豆,后来田地里没有一点可以吃的东西了。”


来源: 钱江晚报  作者:  编辑: 朱小燕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