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全国学生贷款管理中心主任崔邦焱在“高等教育财政:成本、入学与学生资助”国际研讨会上称,我国已基本形成资助贫困生的政策与措施体系。
崔邦焱介绍,目前我国已有3种学生贷款:国家助学贷款、高校利用国家财政资金对学生的贴息贷款和一般性商业助学贷款。5年来,已先后为108万学生发放贷款69.8亿元;累计审批贷款学生115万人,审批贷款合同金额96亿多元。
还有各种奖学金。仅2003年,各类奖学金发放总额约为33亿元,接受资助的学生达450万人次。最近,经国务院批准,将国家奖学金改为国家助学奖学金,资金总规模由每年两亿元增加到10亿元,资助范围年均20万人,资助标准为每人每月150元,可以基本解决受助特困生的日常生活问题。
此外,还有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等各项优惠政策和措施。据统计,2003年,勤工助学资助学生月均150万人次;特困补助学生约90万人次,补助总金额约4亿元;享受减免学费的学生20万人次,共减免学费4亿元;通过绿色通道(先办入学手续,核实情况后予以补助)入学的学生约28万人次。
另外,教育部、财政部还要求全国各高校必须从所收学费中提取10%,专项用于资助贫困生。
但崔邦焱也指出,办教育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会在不同程度上遇到资金困难。自1992年以来,我国虽然不断增加教育经费总投入,但目前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仅为3%左右,还达不到1997年公共教育支出占GDP比重的世界平均水平4.8%。
崔邦焱介绍,截至2004年年底,全国公办普通高校有1350万在校生(全日制本专科和研究生)。其中贫困生约占20%,人数在270万左右;特困生占5%~10%,人数在70万~135万之间。
崔邦焱称,在坚持实施稳健的成本分担机制的同时,国家将不断改革和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建设。建立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的国家助学体系,将是今后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建设的改革方向。
|